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传媒实践力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279542
  • 作      者:
    李艳波,廖莹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李艳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职研究生。曾就读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管理学学士。先后供职于图书公司和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中国台湾网,现在最高人民法院网站工作。多年工作在媒体一线,从事管理和报道工作,对网络媒体有细致研究,擅长新闻策划和杂文撰写。策划组织报道过人大、政协全国“两会”盛况,见证过海协会和海基会复谈历史瞬间。在《中华英才》、《工人日报》、《海峡导报》、中国台湾网、中国评论新闻网、千龙网等媒体发表文字逾20万字。
    廖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职研究生。曾就读于北京印刷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先后任职于福州海峡摄影时报和图书文化传播公司,具有丰富的图书编辑经验,先后编撰多本有关社科类、青春文学类和版权类图书,广受读者好评。
展开
内容介绍
    来自传媒一线学者的经验总结。内容涵盖新闻、传播、出版、公关以及广告等方面,描绘新媒体发展现状,阐述传统媒体的行业特色;探讨手机媒体的优劣,分析网络媒体的趋势;详解新闻传播理论,梳理伦理法规脉络。持论有据,案例经典,既可领略草根博客的犀利,又可触摸学术论文的深邃。
    适读对象:新闻传播专业研究人员、师生,媒介管理部门人员,媒介爱好者。
展开
精彩书摘
    (五)反馈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在研究人内省活动时发现,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换句话说,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①。
    草根博客属于双向乃至多向传播。博主们在网络上发表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想即“主我”,而网民们匿名或者实名在所感兴趣的博客中所发表的留言或评论则是对博主的社会评价,他们眼中或者期待的博主就是“客我”。草根博客就是这样一种双向乃至多向的网络个人传播方式。许多博主喜欢回复网民们的留言或评论并以此增强与读者之间的互动,积累人气并依据反馈情况适当调整博客。三、草根博客的SWOT分析
    SW03、分析法也称态势分析法,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SWOT由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13areat)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合而成。SWCT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将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具有决策性的相应结论②。
    (一)草根博客的优势
    1.真实性。尽管精英博客标榜博客为本人所写且描述的是生活中的真实自己,但由于公众人物经常被媒体及社会关注,因此会刻意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以避免将自己的缺点和隐私暴露给公众。而草根博客则不同,它为社会上一般民众所创建,在博客上人们可以化名或者匿名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吐自己的心声和展示自我价值。特别是在当前这个充满压力和竞争残酷的现实世界,人们喜欢利用博客这个平台和更多的人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也喜欢在博客里显示自己的才华和价值,更有甚者大晒私人生活,频频炫耀自己的财富和美貌。因此草根博客在一定程度上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大干世界的方方面面。
    2.个性化。博客中不乏精英阶层,但主要以平民写作为主。每个人都有表达和交流的需求,而草根博客则充分地体现了这一需求。博客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表达方式上都没有限制,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喜好自由发挥并记录学习、生活与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避免了千篇一律给人们带来的视觉疲劳。也有的博主通过网络这一平台向陌生人抒发与倾诉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以求得共鸣和同情。
    3.多样性。以新浪网草根博客为例,内容覆盖财经、汽车、健康、旅游、娱乐、体育等,还有摄影博客、音乐博客、情感博客、教育博客等专业博客,当然也不乏利用自己的私生活或者个性照片进行宣传炒作的。
展开
目录
序言
数字新媒体:在Web2.O时代探索新思路
新闻传播学视野下浅析草根博客——以新浪草根博客为例
大众的崛起——从微博看现代信息传播的受众需求
从“基因”看Web2.0应用与发展
SNS网站如何保持持久魅力——以开心网为例
以人脉为动力靠专业来取胜——试论Web2.0时代SNS网站运营模式与媒体价值
我国校园SNS中的人际传播分析——以人人网为例
人人网作为网络新闻传播媒介的受众分析
电子商务时代C2C网店公关传播推广浅析

手机媒体:独特力量日渐显现
透析手机色情产业
手机电视——传统电视媒体的机会与挑战
传播学视角下对手机媒体社会效益的思考
从传统出版角度浅谈3G背景下我国的手机出版
3G时代新媒体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手机媒体发展态势探析我国手机媒体面临瓶颈与解决途径
3G时代的手机出版发展策略
让拇指拉近农民工与城市的距离——试析手机媒体与农民工群体关系
3G时代的手机广告发展前景
传统媒体:认真应对数字化挑战
打通信息渠道把握市场脉搏——浅析图书发行过程中信息的采集整理及运用
图书成本管理与控制分析
传统医学期刊如何面对数字出版的挑战
寻路——web2.0时代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
打造受众本位的畅销书——以约翰?菲斯克“大众文化理论”为视角
数据库出版浅析
北京地区民营电视发展研究
金融危机情境下我国报业的机遇与发展
浅谈国产电影市场化宣传推广策略
浅谈媒介融合下的国产电影整合营销模式
浅谈日晚报邮发策略的改进

网络媒体:在主流媒体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经营发展之路
新媒体趋势下“网台一体化”的实践——中央台你好台湾网实践“网台一体化”初探
浅论网络新闻专题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抓住瞬间美丽演绎更多精彩——浅谈图片在互联网传播中的应用
科技引领传媒融合启动未来——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的发展研究与分析
网络游戏将成为传媒业新盈利模式
中国摄影网络媒体发展现状观察

理论探寻:从纷繁现象揭示媒体本质形态
从大众传播效果论阿凡达之全球冲击波
BBS受众心理研究
真心实意以人为本——现代新闻语言“人性化”之初探
传媒实践中的新闻娱乐化
电视新闻时代谁将紧握话筒?——论电视新闻记者主持人化及其素质构成
从新华社对外报道实践看外宣指导思想转变
从博客传播特征看博客受众的阅读心理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角度解析畅销书的策划

实践考证:来自新闻一线最真实的总结
虚实结合巧用技巧——浅析新闻标题的细节化处理
管窥电视节目的包装艺术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的新闻性与时效性
新闻采访方法论探究——解析法拉奇的高端人物采写特色
中美电视调查性节目的比较研究——以《60分钟》和《新闻调查》为例
新闻观点在公文写作中的应用
试论如何做好中央企业新闻宣传工作
海军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新闻宣传中的“议程设置”研究
故事成就品牌魅力——故事营销的时代已经来临
标题党的是非小议

伦理法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还原新闻事实中平衡选择角度与社会责任
论新闻传播中的新闻侵权和人格权保护
CNN新闻报道失去客观性成因探析
明星代言——如何杜绝虚假广告
浅谈公众人物的媒介公信力
人肉搜索带来的思考
浅论《新闻法》与新闻自由
关于有偿新闻的若干思考
“网络舆论受限制”是伪命题——浅议国家网络安全与网民言论自由之间的博弈
竞争对手恶意推动下的危机公关初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