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传播学30年:1978-2008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083832
  • 作      者:
    王怡红,胡翼青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传播学西来新新而起正值中国社会变革之际
    占称30年为一世
    为传播学的10年发展立传
    即使通过缩年体的书写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展开
作者简介
    王怡红,辽宁沈阳人。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法学硕士学他,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传播理沦、中国社会人际沟通的观念形态与交往行为研究。代表著作有《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沦》,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
    胡翼青,1975年出生,广西博白人。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现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丰要从事传播理论、传播思想史研究。代表著作有《传播学:学科危机与范式革命》、《再度发言: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传播思想》,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围际新闻界》、《现代传播》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传播学30年(1978-2008)》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篇为编年史,着重描述了传播学研究在中国立足与发展的全过程,呈现了研究道路逻辑演进的来龙去脉。第二篇为专题研究报告和综述文章,集中重访了传播学30年来重要的研究领域,并运用批判的视角,反思传播研究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篇为学者自述,通过部分学者的个人学术道路回顾,记载他们与大陆传播学发展的相互联系、独特贡献和重要的学术观点,以求较完整地反映该学科与学术群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历史原貌。第四篇是由4篇资料文章与4个索引构成,旨在为读者的深入研究提供方便。
展开
精彩书摘
    研究领域的开拓与相关主题
    在传播理论研究方面,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受到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张军芳对芝加哥学派领军人物罗伯特·帕克的传播思想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帕克对传播学所做的贡献在于将传播看做一种互动关系和社会存在的基础。针对芝加哥学派的研究,黄旦和李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传播学者纷纷赋予芝加哥学派思想以重要地位,尤其是“符号互动论”被视为该学术的源头,但是在传播学术史上,勒温、霍夫兰等人的“四大奠基人”传统却占居主流。虽然黄旦等对此问题做了解答,但胡翼青的观点也是针对这个问题的回应。他认为: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理论与方法为传播研究建构了具有人本主义色彩的研究范式,可以使传播研究在传播与人性和社会生态的关系方面获得拓展。胡翼青在其后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又提到了芝加哥学派对传播技术范式的孕育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2006年前后,传播思想史讨论的热点无疑是媒介环境学,尤其是多伦多学派和纽约学派,麦克卢汉和伊尼斯受到关注,尼尔·波兹曼和约书亚·梅罗维茨等纽约学派的代表人物传播思想也备受关注。毛峰在探讨伊尼斯的传播思想时提炼出了“文明传播”的概念。他概括了伊尼斯在文明与传播关系方面的主要思想。伊尼斯认为:文明在确立、生长、扩张与绵延的过程中会不断遭遇传播问题。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是否合理流动分配、文化价值是否被大多数社会成员共享共信,是这一文明能否实现内部整合的基础;而在外部扩张上,文明对自然的开发是否超过自然所能忍受并自我修复的限度、文明是否能合理对待其他文明中的社区与人群,更成为文明生死存亡的关键。文明在传播过程中会出现“偏向”与失衡,往往会致文明于死地。因此文明传播的悖论在于:文明在物质、技术以及媒介层面的进步,常常打乱了固有的文明传播秩序,尤其是文化信息的骤然增加与分歧杂乱,使原本共享共信的文明价值被怀疑并否弃,最终使文明成为传播的牺牲品,文明由于传播的偏向而堕入战乱、崩溃等非文明的野蛮状态。
    除了对麦克卢汉到底是不是技术决定论者的论争外,关于如何翻译媒介环境学这一概念问题也是论争的焦点。何道宽、李明伟、梅琼林等学者倾向于将这个概念翻译为“媒介环境学”,以区别于国内所谓媒介生态的研究,而武汉大学单波等人仍坚持使用媒介生态学这一概念。
    批判理论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仍然是不同学派的对比研究。杨击认为,英国的文化研究与法兰克福学派一样,都是对媒介的批判与质疑,不过前者是从观察从经验出发的,注重的实际权宜而非理念。而后者是从理念和理性出发的。英国人从实际出发的批判,有效地制止了后现代思潮对人类追求确定性的全面颠覆。另有研究者认为,文化研究学派抛弃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分析中的机械成分,对大众文化中蕴含的能动力量给予了一定的肯定,认为大众可以控制消费。
展开
目录
总序 一项有价值的学术工作
前言
导论
第一篇 编年史
1978年以前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第二篇 研究报告
中国大陆传媒受众调研的发展历程
走向专业化:中国大众传播研究30年
中国大陆人际沟通研究与问题探讨
中国组织传播研究源起、脉络与发展
三十年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素描(1978~2008)
从媒介批评到传播行动主义
关于媒介与性别领域的学术进展的研究报告(1993~2008)
富有活力的研究新领域(1994~2007)
中国大陆网络新媒体研究历程、问题与前景
中国大陆广告学研究30年(1978~2008)
跨越与开放:中国传播学跨学科研究30年历程与意义探寻
三十而立:中国传播学研究群体的
发展历程与时代特征
探索与立场:30年中国传播学研究的五次争鸣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综述与反思

第三篇 学者自述
序:传播学发展史中的个性化身影
在对研究的反省中进步
从美国到中国:我的传播学心路历程
结缘传播学
我与跨文化传播学研究的不解之缘
研究中国传媒之旅
读书教研三十年,八万里路云和月
研究对象中国化
贴地慢行,慎思细问
新闻传播理论研究领域的华丽转身
从“边缘邂逅”开始的学术之旅
我为什么选择受众研究?
我的学术经历
我的广告学术生涯
我的学术师承及学术交流-
从个人的经历看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发展
传播的螺旋——关于职业生涯由来的片段追忆
传播学及“中国传”在中国破冰之旅(1982~2002)
有所思
架桥铺路、沟通中西是我的梦想
走在路上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无学之学,可为大学”
传播研究为中华复兴
寻找理解与沟通的可能性
传播学——我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孜孜以求,水滴石穿
我与传播学的结缘
做一个融合的国际化学者——我的学术进路20年
历史·机遇·使命
我的二十年
我与传播学研究
渐渐清晰的道路
我与传播学
此情可追忆,其事多茫然
来者犹可追
依然在仰望星空
挥不去的夙愿
怀念敬爱的张隆栋先生:中国传播学的开山者
怀念我的老师张黎

第四篇 文献资料与索引
传播学学术研讨会资料
《中国新闻年鉴》
传播学重要学术期刊简介
新闻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综述(1983~2008)
中国大陆传播学著作出版现状简介(1983~2008)
传播学主要著作目录(1983~2008)
关键训
中外人名
机构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