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软实力要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09513
  • 作      者:
    李希光,李珮主编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李希光,男,南京大学文学学士(1982),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硕士(1 988)。现任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名誉院长、世界与中国议程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br>    李珮,女,渝州大学文学学士(1986)。现任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展开
内容介绍
    这六十部作品,刻录下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中,西南法学及其他相关学科发出的一种声音、沉淀的一种思考,与时人共鸣,更让后人知晓并体悟一代又一代西政人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人民的福祉,负责任地思考过什么、呼吁过什么。这是西南政法大学为建校六十周年所提交的一份学术答卷,也是西政人为中国民主法治发展献上的累累教研果实和片片赤诚之心!<br>    我们真切地期待着学术界对西南政法大学六十周年校庆系列文库进行庄重批阅。更真切地期盼当下和未来的读者们细细品味、神思交游,一同探索、领悟中国法学教育、中国法治建设、中国社会发展的理念和正道!
展开
精彩书摘
    更近一点的,我还想提一下前不久发生的新疆“7·5”事件,虽然我当时身处纽约,但我从中国政府应对事件的报道中看到了中国实践软实力的能力。中国政府平息新疆骚乱事件反应迅速,随后又邀请外国记者和使节实地考察新疆,这些开放透明的举动,都被西方世界视为进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一些外文媒体对开放无阻的媒体氛围表示欢迎。路透社发表文章说:“外文媒体得以顺畅地进入乌鲁木齐,和去年3月西藏事件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这次由极端主义分裂分子引发的民族问题中,中国政府对事件的处理冷静而理性,考虑到方方面面,强调维护法制和社会秩序,让世人自己来评价谁是邪恶的,谁是善良的。在我看来,这样的处事方式是以前所欠缺的,而这正为中国政府赢得了同情和理解。中国政府在本次事件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彰显了一个对法制具有责任感的大国形象。毫无疑问,这是中国软实力的一个明显的进步。<br>    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并非所有对中国的报道都是正面的,中国软实力建设依然面临许多挑战。奥运会筹备期间外电对中国的报道精彩迭出,但2008年初西藏骚乱以及对该事件的处理却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已经逐渐建立起来的正面形象。从长期看,中国是否能驾驭西藏问题产生的争议,关系着今后世界如何看待中国。2007年,当我和李教授、DeBurgh教授以及李院长的清华大学学生们一起去西藏,进行“野外课堂”时,我提出了“拆穿西方虚构说法”的观点。毫无疑问,是信息的不畅通,造成了中国与西方的观念冲突;也还是因为信息的不畅通,才使得“妖魔化中国”的鼓吹者在西方大行其道。
展开
目录
序言 创造中国梦推销软实力<br>前言 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br>第一部分 国家品牌力<br>文明古国与现代软实力<br>中国模式将为亚非拉寻找共同道路提供借鉴<br>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塑<br>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br>打造国家品牌建立精准理念<br>民主转型与国家形象力<br><br>第二部分 国家凝聚力<br>软实力的硬内容:国家制度和核心价值观<br>国家核心价值与文化安全<br>国家团结与软实力建设<br>内圣外王:软实力需从国内建设<br><br>第三部分 国家话语力<br>如何加强中国国际话语权<br>中国媒体在建设软实力时避免成为别国传声简<br>论网络舆论对中国外交的作用<br>新媒体外交初探<br>如何提升网络文化软实力<br>公民网站与公共外交修复<br>媒体外交与软实力建设<br><br>第四部分 国民外交力<br>中国需要加强公共外交<br>公共外交:短期讨好,还是建立长期伙伴关系?<br>公共外交研究的四个理论维度<br>美国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br>中国军队软实力的内涵、资源与运用<br>体育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作用与策略<br><br>第五部分 文化渗透力<br>文化传播力与中国现实<br>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文化软实力<br>中国历史上五大软实力客体<br>从孔子学院看中国文化的输出力及渗透力<br>面子与实力:中美全球传播模式比较<br><br>第六部分 软实力战略与策略<br>从宣传到传播:软实力战略核心<br>软实力的核心是国家战略能力<br>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路径<br>基于网络舆论引导的政府形象塑造<br>加强软实力善用“巧实力”<br>创新产业投资机制,提升文化软实力<br>城市“软实力”建设<br>传媒全球化下的有效对外传播策略<br><br>第七部分 软实力的负面性与局限性<br>美国旧战略的新语言<br>媒介、民族国家与软实力的悖论<br>国家、个人、社会与一个悖论<br>软实力的消极面与局限性<br>品牌背后的国家安全<br><br>第八部分 案例分析<br>软实力框架下讨论1949年以来中国对外援助<br>从乌鲁木齐“7·5”事件看舆论引导<br>从媒介人物看中国软实力的变迁<br>全球性媒介事件与国家形象塑造<br>互联网上的中国环境形象:以《中国日报》为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