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跨文化交际研究.第二辑.Volume 2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40311624
  • 作      者:
    贾玉新,(美)Guo-Ming Chen主编
  • 出 版 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心,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
展开
内容介绍
    《跨文化交际研究(第2辑)》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心与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主办、国际跨文化交际研究学会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的首个在国内定期出版的国际性跨文化交际研究论丛。《跨文化交际研究》汇集中外学者在跨文化交际领域的优秀研究成果,特别关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和个体两个层面上的跨文化交际动态研究,从不同学科角度和不同视角探索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与实践。具体栏目和内容包括:理论研究、文化与交际的多元性、全球化与多元化、文化身份与交际、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跨文化翻译、非言语交际、跨文化交际应用与实践、跨文化冲突、世界英语与跨文化交际、跨文化媒体研究、书评及新书推介等。《跨文化交际研究》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外学者跨文化对话的又一新论坛,也是中国跨文化交际学者对该学科发展的特殊贡献。
展开
精彩书摘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beginning, growth and landmarks of China's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 (ICC) studies. Then it discusses its special features in the past decade: 1)the publication of articles and books on ICC has increased rapidly; 2) the scope of researchhas widened and a diversified approach is beginning to emerge; 3)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 has broadened and inter-ethnic communication has also become a topic ofresearch; and 4) a number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lassics have been reprinted inmainland China. The limitations of China's ICC studies mainly lie in two aspects: Most ofthose engaged in ICC research are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ors, who are not well-equippedwith theories of communication and psychology and have not had systematic training inICC research methodologies; and secondly, the scope of research is still too limited and theapproach often is not multi-disciplinary.<br>    The writer holds that an analogy may be drawn between linguistic studies and ICCstudies in China. While the situation of linguistic studies was much the same as what ICCstudies is like today, remarkable progress has been scored in China's linguistic studies inthe past two decades because of the measures taken over the years. The writer recommendsthat the strengthening of graduate programs and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and scholars inICC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should be top priority. Plans should also bemade to work on syllabus design, course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resources. <br>    ……
展开
目录
中国跨文化研究现状<br>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与问题<br>文化标准对行为的影响研究<br>汉语和英语中的层级与论辩语序——从实践到理论<br>胡锦涛主席修辞的中国特色<br>文化相对论新探:一个“国际警察”在中国的个案分析<br>安然,阮黎暄<br>“和而不同”——越南学生文化身份认同的启示<br>西伯利亚与俄罗斯远东的形象在旅行书籍中的语言体现<br>论中国传统文化时间价值取向的独特价值——兼与西方文化时间价值取向的比较<br>全球语言:汉语和英语探讨<br>文化差异、物主身份与知识产权:“我的是我的”和“的是我的”?<br>人格特质影响恋爱关系中的冲突管理策略之研究<br>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评估<br>批判性与高等教育中外语教学的目的<br>全球传播能力模式<br>万金油和/或宝塔糖跨文化能力测试设制中棘手的问题<br>文化符号的概念:理论的修正<br>概念隐喻在多媒体交际中的多模态显现<br>作者简介(英文)<br>作者简介(中文)<br>摘要(中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