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制度创新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955579
  • 作      者:
    熊泽森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之所以选择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作为研究论题,不仅是因为笔者有在银行和企业工作的经历,对银行业务和企业比较了解,更重要的是出于对目前我国高度发达的银行金融业和快速发展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协调的现状的反思。本章开篇介绍选题的背景,然后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接着综述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而阐述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最后阐明研究重点和难点,并指出本书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展开
内容介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对外经济开放的扩大,中国的中小企业经过30年的拼搏,从弱小到强大、从不规范起步到规范发展、从发展缓慢到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已经越来越显著,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推动力。目前制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仍然是企业融资难。因此,本书针对中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论证,并提出了一些创新设想,这对于缓解目前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br>    本书以中国中小企业信贷市场融资制度安排为主线,通过借鉴信贷配给理论、金融抑制理论、金融制度变迁理论,以及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等理论前沿观点,运用比较分析与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微观层面剖析了商业银行信贷制度与中小企业信贷需求的矛盾;从中观层面分析了银行与企业之间因制度不同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下的博弈关系;从宏观视角分析了信贷市场制度安排与中小企业信贷需求困境;从信贷需求主体和融资环境的视角分别考察了中小企业自身的弱点和信用担保制度的缺陷;最后从制度创新视角勾画出有利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相关制度设计。旨在从中演绎出解决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的基本构想,以期为决策部门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和对策建议。<br>    本书通过逻辑推理和实证分析认为i制度不同是形成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而信息不对称下的信贷市场银企关系实质上表现为一种制度博弈关系,因而需要进行制度创新;信贷市场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不对称,是形成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需要培育信贷市场激励机制;完善信用担保制度是缓解银行与企业不对称信息的有效途径;中小企业自身制度安排缺陷是形成其信贷融资难的一个根本原因,因而必须加强和完善中小企业相关制度建设;解决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是个系统工程,因而需要政府、企业和金融部门的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多维度的、创新的制度体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展开
目录
1导论<br>1.1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br>1.1.1研究的背景<br>1.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br>1.2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br>1.2.1国外研究动态<br>1.2.2国内研究动态<br>1.3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br>1.3.1研究思路<br>1.3.2研究方法和内容<br>1.4研究重点和难点<br>1.5创新与不足<br>2中小企业的作用与信贷约束<br>2.1中小企业界定及其地位与作用<br>2.1.1中小企业内涵界定<br>2.1.2中小企业的地位与作用<br>2.2中小企业信贷约束及其解决原则<br>2.2.1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缺口<br>2.2.2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解决原则<br>3相关基本理论综述<br>3.1有关信贷融资理论<br>3.1.1中小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br>3.1.2信贷配给理论<br>3.1.3金融抑制理论<br>3.1.4关系型贷款理论<br>3.1.5信贷交易成本理论<br>3.1.6银行规模与信贷融资:国内重要观点评述<br>3.2融资制度变迁与中小企业融资<br>3.2.1制度与融资制度变迁<br>3.2.2融资制度变迁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br>4我国信贷融资市场制度安排分析<br>4.1中小企业信贷供求分析<br>4.1.1中小企业信贷供求模型及其分析<br>4.1.2中小企业信贷资金供求实证分析<br>4.2我国信贷融资制度变迁简要回顾<br>4.2.11994年前的信贷融资制度<br>4.2.21994年以来的信贷融资制度<br>4.3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信贷融资制度<br>4.3.1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信贷融资体制<br>4.3.2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信贷管理制度<br>4.3.3现行的商业银行贷款审批制度<br>4.4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现状<br>4.4.1中小企业融资制度政策执行力不足<br>4.4.2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融资需求不匹配<br>4.4.3中小企业信贷需求缺口大<br>5中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的制度缺陷分析<br>5.1我国信贷市场融资制度安排缺陷<br>5.1.1信贷制度供给不足与滞后<br>5.1.2信贷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不对称<br>5.1.3信贷管理制度过度约束了信贷业务创新<br>5.2我国信贷市场信用担保制度缺陷<br>5.2.1信用担保法律制度不健全与立法性不强<br>5.2.2信用担保风险分散机制与补偿机制缺失<br>5.2.3信用担保机构抗风险能力不强<br>5.3中小企业自身制度缺陷<br>5.3.1中小企业制度特征<br>5.3.2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br>5.3.3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br>5.3.4企业信用制度缺失<br>6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的经济学解释<br>6.1信息不对称与制度性约束<br>6.1.1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br>6.1.2银企制度性约束与信息不对称<br>6.1.3不对称信息下的银企制度博弈<br>6.2银企信贷模型博弈分析<br>6.2.1基本假设和说明<br>6.2.2信用贷款模型博弈分析<br>6.2.3抵押贷款模型博弈分析<br>6.3结论与启示<br>7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国际借鉴<br>7.1中小企业融资特点<br>7.1.1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特点<br>7.1.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特点<br>7.2国外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制度分析<br>7.2.1美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br>7.2.2英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br>7.2.3日本中小企业信贷融资<br>7.2.4德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br>7.3国外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br>7.3.1矩阵型结构信贷管理制度<br>7.3.2信贷激励的信贷管理制度<br>7.3.3信贷风险控制制度<br>7.3.4信贷审计制度<br>7.3.5信贷转化制度<br>7.4国外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经验启示<br>7.4.1有效的法律保障制度<br>7.4.2有力的政策扶持制度<br>7.4.3强大的金融支持制度<br>7.4.4科学的商业银行信贷制度<br>8中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制度创新设计<br>8.1信贷市场融资制度创新意义<br>8.1.1抑制银企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br>8.1.2解决信贷市场银企信息不对称<br>8.1.3缓解“委托一代理”冲突<br>8.1.4为实现银企合作创造条件<br>8.2完善我国信贷市场管理制度<br>8.2.1完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br>8.2.2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制度<br>8.2.3完善商业银行信贷激励与约束机制<br>8.3营造中小金融机构金融环境<br>8.3.1进一步放宽中小银行金融限制<br>8.3.2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创造条件<br>8.4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安排<br>8.4.1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理论基础<br>8.4.2建构多元化结构的担保机制<br>8.4.3完善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机制<br>8.4.4建立担保机构与银行业的合作机制<br>8.5中小企业自身制度建设安排<br>8.5.1中小企业组织的制度安排<br>8.5.2中小企业管理的制度安排<br>8.5.3中小企业诚信制度建设<br>8.5.4构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机制<br>8.6政府相关制度安排<br>8.6.1完善信贷市场相关的法律制度<br>8.6.2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制度建设<br>9总结与展望<br>9.1全书总结<br>9.2研究展望<br>附录:1998—2008年信贷融资主要法规文件<br>参考文献<br>著作期间的科研成果<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