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的动态性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954688
  • 作      者:
    徐静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的动态性研究》基于经济学、金融学、系统论和动力学等理论知识,阐释了金融结构的内涵和变迁模式,通过对世界主要金融模式的国际比较,以及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和金融结构数据的FCM聚类,总结了我国金融系统的结构特征和金融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进而,提出了金融结构变迁的M(P)-S-E框架,揭示了影响金融结构变迁的动因,详细探讨了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对金融结构变迁的经济学机理,针对金融系统的复杂性与金融结构动态演变的特性,书中构建了金融结构系统动力学(SD)模型,用以探索金融系统的内部结构、功能及其行为模式之间的联系。
展开
精彩书摘
  由于利率的变动不仅具有替代效应,还具有收入效用,而这两种效应的作用方向是相反的,因此,利率对居民金融投资倾向的影响方向要视实际中这两种效应的强弱而定。而利率对居民金融资产结构调整行为的影响方向则相对明确,利率的变动影响金融资产的收益率,而收益最大化的动机决定居民总是希望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收益率最高的金融投资中去。
  需要说明的是,利率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在不考虑通货膨胀及其他风险的情况下支付给资金拥有者的报酬;实际利率是指在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并进行了风险调整的情况下,支付给资金供给者的报酬。从理论上说,对居民金融投资行为构成实质影响的是实际利率。
  (2)收入与金融投资结构
  收入水平或财富的变动表示对金融投资的预算约束限制发生了改变。由于收入是居民金融资产形成的基础,因而,收入水平的高低将影响居民金融资产的选择,从而会影响其持有金融资产的总量与结构。收入水平对居民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居民金融资产的增长。居民当年的可支配收入与其金融资产的增量是相对应的,在金融投资倾向一定的条件下,收入水平越高,居民金融资产的增量也越大,居民金融资产增长也就越快。
  ·收入水平影响居民的金融投资倾向。从居民的需求层次看,居民的金融投资只有在居民必要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以后才产生。因此,当居民的收入水平不足或仅仅够应付必要的消费开支时,其投资倾向是不存在的;而当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后,由于必要的消费需求所占份额的下降,居民的投资倾向也会随之提高。
  ·收入水平对居民金融资产的结构也存在影响作用。在居民金融资产的构成中,不同的金融资产的持有与收入有着不同的关联性,如现金的持有就主要由消费决定,而与收入就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相反,证券资产的持有可能会因为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展开
目录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相关文献与理论回顾
2.1 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理论
2.2 金融结构理论
2.3 金融结构国际比较
2.4 关于金融结构变迁
小结

3.中国金融结构总体考察与动态衡量
3.1 金融结构及变迁的经济解释
3.2 衡量金融结构的指标体系
3.3 中国金融体系的结构及其变迁历程
3.4 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
小结

4.金融结构形成与变迁的经济机理分析
4.1 M(P)-S-E框架的提出
4.2 市场机制下金融结构的形成及变迁
4.3 金融结构变迁中的政府行为及其影响
4.4 金融结构变迁的经济效应分析
小结

5.金融系统动力学模型
5.1 系统动力学及其优点
5.2 对金融结构的动力学描述
5.3 金融结构——基本模型
5.4 金融结构——完整模型
5.5 模型调试与检验
小结

6.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的动态性分析
6.1 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的动态性取向
6.2 中国金融结构的调整方案分析
6.3 金融结构动态变迁中的政策因素分析
6.4 基于经济增长的金融结构调整
小结

7.中国金融结构的调整与发展策略
7.1 协调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宏观上保持二者的均衡发展
7.2 从金融体系融资渠道入手,保持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
7.3 在市场机制基础上,强化政府对金融结构的政策引导和监管机制
7.4 谨慎对待开放环境下的中外金融,提升中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
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