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信息学导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84039
  • 作      者:
    李宗荣,田爱景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李宗荣,1947年生,华中科技大学社会信息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系统科学博士,教授。1992年8月至1995年8月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工程、理论信息学、信息世界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国防科工委及湖北省项目6项。出版《理论信息学》等专著3本、教材4本,组织翻译《进化与人的行为》等2本,发表中、英、日文论文100余篇。
    田爱景,1946年生,湖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副教授。1994年8月至199.5 年8月访问美国密苏里大学。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操作系统、理论信息学、信息哲学。主持卫生部项目、湖北省科委项目等4项。出版《医学信息学》专著1本、教材8本,组织翻译《探索信息的统一理论》,发表中、英文论文7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社会信息学导论》为国内第一本社会信息学专著,是国内外社会信息问题研究成果的归纳与总结。全书分为五编:第一编,阐述汇聚成中国社会信息研究潮流的三个主要来源:香农信息论、理论信息学和社会认识论;第二编,阐述国外社会信息学的发展概况,比较分析俄、美、日、中社会信息学的研究途径;第三编,讨论社会系统的信息性和复杂性;第四编,论述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上的社会信息学;第五编,简介社会信息技术与工程,并展望社会信息学的未来。《社会信息学导论》观念新颖,视域广阔,资料翔实,展示了初生的社会信息学概貌。它既是一本系统的学术专著,也可作为相关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2.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本质区别
    两种文化的争论,其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它们对于社会现象与自然j见象及其相互关系的不同理解。这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学派之间对立与争论的本体论前提。
    科学主义者强调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基本相似性,忽略其间的根本差异性,主张像对待自然现象那样来对待社会现象,由此又被叫做自然主义者(natu- ralist)。科学主义流派的不同代表尽管对于社会现象的性质和特点的具体看法有所不同,但在强调社会现象的客观性和因果性方面则是共同的。
    孔德认为,社会现象比自然现象复杂得多,但同样服从于不变的规律。社会规律比自然规律要复杂,但也可以并只能通过实证的方法来把握。斯宾塞认为社会与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社会的分工相似于动物机体各个器官的分工,机体器官的功能是相互配合和协调均衡的,有机体才能正常地生存。社会机体比生命机体复杂得多,其中最大的差别是社会中有个人的存在和作用,有个体与集体和国家等之间的复杂关系,但从根本上说,它们都服从于同样的规律。斯宾塞力图发现和论证社会机体与自然机体之间在机体结构和功能组织等方面的内在相通性,甚至认为像“自然选择、生存竞争”等自然进化规律在社会中也同样存在和发生作用。因此,他主张运用自然科学的有机体方法来研究社会有机体。
    迪尔凯姆充分地认识到对社会现象的科学界定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所具有的意义,因此尤其“强调用社会现象对个人意识的外在性与个人意识可能发生的强制影响,用社会现象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来给社会事实下定义”。正是通过与各种非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的比较,迪尔凯姆把社会现象定义为:“所有‘活动状态’,无论固定与否,只要是由外界的强制力作用于个人而使个人感受的;或者说,一种强制力,普遍存在于团体中,不仅有它独立于个人固有的存在性,而且作用于个人,使个人感受的现象,叫做社会现象”。
    从总体上看,科学主义者尽管也承认人类行为比自然现象更复杂,因而探索社会科学规律比探索自然科学规律更困难,但他们否认这种差别是本质性的、根本的。他们认为,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尽管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却都是客观的、因果性的、有规律的,因而是可以观察、实验和概括的。人文主义者则突出强调人文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根本区别,在他们看来,人文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是根本不同的,自然现象具有客观性、确定性、普遍性
展开
目录
引论 社会信息问题的提出
一、关于社会存在
(一)自然与社会
(二)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
(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自然与社会
二、社会信息问题的提出
(一)信息共性问题理论研究的具体化
(二)社会认识论研究的深化
(三)科学发展中的汇聚与统
三、对社会信息问题认识的两个阶段
(一)信息论时期:从“老三论”到“社会信息论”
(二)信息学时期:从一般信息理论到社会信息科学

第一编 社会信息科学的学科定位
第一章 从信息论到社会信息论
一、香农信息论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一)香农信息论——通信的数学理论
(二)香农信息论的适用范围
(三)香农信息论的本体论和方法论局限
二、从信息论到社会信息论
(一)从信息论出发建立广义信息论
(二)广义信息论视野中的社会信息论
三、物质科学范式的局限与科学范式的转型
(一)物质科学范式的适用范围及其局限性
(二)信息科学主张的科学范式
(三)由物质科学范式向信息科学范式的转变

第二章 从理论信息学到社会信息学
一、理论信息学的概念与原理
(一)理论信息学的基本概念
(二)理论信息学的基本原理
二、理论信息学的世界观功能
(一)世界观与“科学世界观”
(二)心理学中的世界观
(三)信息科学的世界观
三、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信息化
(一)信息时代学科信息化的目标与途径
(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信息化与自然科学学科信息化的联系与区别
(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信息化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章 从社会认识论到社会信息科学
一、社会认识论的缘起与概念界说
(一)社会认识论的理论缘起
(二)社会认识论的概念界说
二、社会认识论研究的主要进路与基本形态
(一)社会认识论的研究进路
(二)社会认识论研究的基本形态
(三)当代社会认识论研究的开拓与扩展
三、社会认识论与社会信息科学研究合流
(一)中国学者关于社会信息科学的研究潮流
(二)首次社会信息科学研讨会

第四章 社会信息科学的学科体系
一、社会信息科学的逻辑出发点:“社会思故社会在”
(一)工业时代的“我思故我在”
(二)信息时代的“社会思故社会在”
(三)两次思维主体的跃升与三种社会认识论的点评
二、社会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
(一)关于社会信息的三种界说
(二)社会信息探究的几个问题
三、社会信息科学的理论定位与学科体系
(一)社会信息科学的理论定位
(二)社会信息科学的学科体系
四、社会信息科学研究的思路与目标
(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
(二)社会信息科学研究的目标

第二编 国外社会信息问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第五章 俄罗斯的社会信息学研究
一、俄罗斯社会信息学I、Ⅱ、Ⅲ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
(一)社会信息学I: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背景及研究内容
(二)社会信息学Ⅱ: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背景及研究内容
(三)社会信息学Ⅲ: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背景及研究内容
二、K.K.科林论基础信息学与人文革命
(一)K.K.科林论信息革命和基础信息学
(二)K.K.科林论社会信息全球化和人文革命

第六章 美国和日本的社会信息学研究
一、美国社会信息学的历史与现状
(一)美国社会信息学概述
(二)美国社会信息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二、日本社会信息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一)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更名为“社会信息研究所
(二)基于新闻和传播模式的日本社会信息学
三、俄、日、美、中社会信息学途径之分析
(一)俄罗斯的社会信息学途径
(二)日本与美国的社会信息学途径
(三)中国的社会信息学途径

第三编 社会系统与社会信息
第七章 社会系统的信息特征
一、物质作用与信息作用、物质空间与信息空间
(一)宇宙间的物质与信息:环境与作用
(二)社会系统的物质网络与信息网络
二、社会网络与网络社会
(一)社会网络
(二)网络社会及其层次性
三、人类的数字化生存
(一)“数字地球”与空间智能体
(二)人类在数字化空间中的生存

第八章 社会信息的自为性与复杂性
一、社会信息的自为性和目的性
(一)目的论解释的提出、误用、沉寂与复兴
(二)市场经济的自为性与为他性
二、关于社会信息的复杂性
(一)关于系统复杂性的研究
……
第四编 社会信息科学的三种视角
第九章 宏观社会信息学
第十章 中观社会信息学
第十一章 微观社会信息学

第五编 社会信息技术与工程
第十二章 信息技术与社会信息工程
第十三章 社会信息科学与技术展望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