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投资者行为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228410
  • 作      者:
    陆剑清主编
  • 出 版 社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笔者在《投资者行为学》的写作过程中一改以往传统的渐进式模式,大胆尝试,采用系列专题式结构,力求使读者耳目一新、易于理解。具体而言,首先在导论中对投资者行为学的学科起源与背景、发展轨迹、理论基础、内涵界定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全面概述,之后则对纷繁复杂的各种投资决策活动进行了分析和梳理,从而筛选归纳出了引发投资者行为失误的八大决策陷阱,并通过专题形式分章节逐一进行深入的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期望能对广大投资者起到传道、答疑、解惑的作用。
  《投资者行为学》理论严谨、文献翔实、分析透彻、案例生动,既可读更耐读,在保证学术严谨性与规范性的同时,真正做到了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统一。既可以作为投资实务的操作指导,也是高等学校相关专业专题选修课程的特色教材。
展开
精彩书摘
  撰写了一段著名的言论:“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的产品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他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显然,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个人利益是唯一不变的、普遍的人性动机。所以,经济人的理性体现在个体是否处于利己的动机,是否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经济人”假设主张:
  (1)人是有理性的。每个人都是自己利益的最好判断者,并在各项利益的比较过程中选择自我的最大利益。
  (2)利己是人的本性,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时追求的是个人利益,通常没有促进社会利益的动机。
  (3)个人利益的最大化,通常只有在与他人利益的协调中才能得以实现。交换是在“经济人”的本性驱使下自然而然地发生的,人类的交换倾向是利己本性的外在形式和作用方式。
  这种意义上的“经济人”假设一问世便受到了不少人的指责,其理由是人并非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是自私自利的。针对这种指责,“经济人”假设逐渐演化成为“理性人”假设,强调经济主体总是追求其目标值或效用函数的最大化,至于这种目标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则不作具体界定。追求自身欲望的满足或追求快乐,作为人类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动机,并不意味着人必然是损人利己的。这种基本动机既可以表现为利己动机,通过利己但不损人的方式或者损人利己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表现为利他动机,通过利他不损己的方式或舍己为人的方式来实现(即人们在某些特定场合中的舍己为人行为同样是源于行为者追求欲望的满足)。基于基本动机的行为逻辑,通常可以把经济人分为两种表现类型:利他主导型和利己主导型,但在具体分析经济问题时则一般假设经济主体的目标或效用函数的主要内容是自私自利。因此,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事实上有两层含义,其根本的含义是理性人,其通常的含义则是自利人。
  2.理性人假设“理性人”包含了两层含义:其一是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都是以效用最大化作为目标;其二是投资者能够对已知信息做出正确的加工处理,从而对市场趋势做出无偏估计。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市场异像与投资者行为/1
第一节 传统投资学的理论困惑/1
一、理性人假设的质疑/1
二、有效市场假说的质疑/4
第二节 投资者行为学的学科背景/9
一、行为经济学的兴起/9
二、经济学与心理学的渊源/11
三、认知心理学促进行为经济学的发展/18
第三节 投资者行为学的发展轨迹/22
一、投资者行为学与心理学的逻辑渊源/22
二、投资者行为学的诞生与发展/24
第四节 投资者行为学的理论基础/27
一、投资者行为学与行为科学/27
二、投资者行为学与行为经济学/28
第五节 投资者行为学的内涵界定/31
一、投资者行为学的定义/31
二、投资者行为学对传统投资理论假设的修正/33
第六节 投资者行为学的发展前景/33
一、人工心理及情感计算的运用/33
二、行为自动机理论的运用/34
思考与探索/35

第二章 锚定效应与投资者行为
第一节 锚定效应的行为分析/37
一、锚定效应的基本内涵/37
二、锚定效应的理论分析/38
三、锚定效应的行为表现/39
第二节 投资决策中的锚定效应/41
一、锚定效应的形成条件/41
二、锚定效应与调整不充分/42
三、锚定效应的认知作用/44
四、锚定效应与股票交易/45
五、锚定效应与市场套利/46
第三节 案例分析与实践——“文革”系列收藏品投资中的“锚定效应”/48
思考与探索/50

第三章 心理账户与投资者行为/51
第一节 心理账户的行为分析/52
一、心理账户的基本内涵/52
二、心理账户的理论分析/53
三、心理账户的行为表现/54
第二节 投资决策中的心理账户/58
一、心理账户中的合账与分账/58
二、心理账户对收入来源与消费倾向的分析/60
三、心理账户在投资领域的应用——BPT理论/66
四、心理账户在证券投资中的体现/69
第三节 案例分析与实践/71
一、心理账户与税收政策/71
二、心理账户的可替代与不可替代性/73
三、心理账户对股民决策的奇妙影响/75
思考与探索/78

第四章 沉没成本与投资者行为79
第一节 投资决策中的沉没成本/80
一、沉没成本的基本内涵/80
二、沉没成本的理论分析/82
三、沉没成本的行为表现/85
第二节 投资决策中的沉没成本/87
一、尽量返本效应/87
二、协和效应/88
第三节 案例分析与实践/90
一、摩托罗拉公司的“铱星项目”/90
二、史玉柱的巨人大厦项目/92
思考与探索

第五章 过度自信与投资者行为/96
第一节 过度自信的行为分析/97
一、过度自信的基本内涵/97
二、过度自信的理论分析/97
三、过度自信的行为表现/100
第二节 投资决策中的过度自信/102
一、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现象/102
二、投资中的事后聪明偏差/103
三、爱冒风险及分散化不足/104
四、赌场资金效应/106
五、一月效应/106
第三节 案例分析与实践/108
一、过度自信与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并购案/108
二、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过度自信分析/112
思考与探索/115

第六章 后悔厌恶与投资者行为/116
第一节 后悔厌恶的行为分析/116
一、后悔厌恶的基本内涵/116
二、后悔厌恶的理论分析/119
第二节 投资决策中的誓与后悔厌恶/126
一、投资中的确认偏差/126
二、投资中的隔离效应/129
三、投资中的损失厌恶/131
四、投资中的认知失调/134
第三节 安全分析与实践——现实生活中后悔厌恶的表现分析/136
一、保守策略/137
二、美元平均成本策略/138
三、时间分散化策略/139
四、转移责任策略/139
五、无知策略/140
六、限制选择集策略/140
……
第七章 框定偏差和投资者行为/141
第八章 代表性念头与投资者行为/165
第九章 禀赋效应与投资者行为/195
主要参考文献/23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