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金融虚拟性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功能风险效率与哲学视角的分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950031
  • 作      者:
    白钦先,,沈军, 张荔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金融虚拟性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功能风险效率与哲学视角的分析》是由白钦先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虚拟经济与金融虚拟性”(70573042)的最终结题报告。本项目的研究前后历时四年,取得多部专著和二三十篇学术文章等极为丰硕的成果,在虚拟经济和金融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有突破性进展:<br>    (1)首次提出金融虚拟性新概念和金融衍生产品的正负功能,尤其是负功能等新命题;<br>    (2)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基础上,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进行了及时、系统与深入的研究,并以特别报告的形式提出若干重要对策性建议;<br>    (3)本项目研究的又一新亮点是从哲学的价值认识(工具价值与理性价值)的视角研究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从而开辟了哲学与金融学交叉视角研究金融风险的新领域、新路径。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篇 内涵篇
第1章 金融虚拟性的内涵与表现
1.1 金融虚拟性与虚拟经济之辨
1.2 金融虚拟性的基本含义
1.3 金融虚拟性内涵的再探析
1.4 金融虚拟性的静态表现
1.5 金融虚拟性的动态表现
第2章 金融虚拟性的效应与管理
2.1 金融虚拟性的积极效应
2.2 金融虚拟性的消极效应
2.3 金融虚拟性管理机制的选择
第二篇 功能篇
第3章 金融虚拟性演进历程与动因
3.1 金融虚拟性的演进历程
3.2 金融虚拟性演进动因之一:传统金融向现代金融的变迁
3.3 金融虚拟性演进动因之二:经济金融化与金融全球化进程日益加深
3.4 金融虚拟性演进动因之三:金融倾斜逆转
3.5 金融虚拟性演进动因之四:金融创新
第4章 金融虚拟性演进的功能
4.1 从积极、消极双角度认识金融虚拟性演进功能的必要性
4.2 金融虚拟性演进的积极功能
4.3 金融虚拟性演进的消极功能
4.4 次贷虚拟性与次贷危机带来的启示
第三篇 效率篇
第5章 SFE框架与金融体系效率的研究思路
5.1 文献综述
5.2 系统观与系统科学视角下的SFE框架
5.3 金融体系效率的两种研究思路
5.4 小结与展望
第6章 金融体系效率实证研究的思路、指标与方法
6.1 文献综述
6.2 研究思路
6.3 综合指标体系构建
6.4 实证方法选取
6.5 小结
第四篇 实证篇
第7章 中国虚拟经济的关联性与价格波动研究
7.1 文献回顾
7.2 数据收集、金融开放度钡0算与模型设定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7.4 分析总结与政策建议
第8章 金融虚拟性与金融体系效率
8.1 文献综述
8.2 金融虚拟性的测算指标
8.3 金融体系效率的测算
8.4 中国金融虚拟性与金融体系效率实证研究
8.5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9章 中国金融倾斜的实证分析
9.1 问题的提出
9.2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9.3 中国金融倾斜与经济波动的实证分析
9.4 结论与启示
第10章 热钱流入、资产价格波动和我国金融安全
10.1 对热钱的界定
10.2 热钱流人我国的动因、渠道、规模与去向
10.3 热钱流入对我国股票、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安全的影响
10.4 防范热钱威胁我国金融安全的政策建议
10.5 结论性评述
第五篇 哲学篇
第11章 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价值认识
11.1 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价值认识的提出
11.2 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复杂性及风险价值认识系统的复杂性
11.3 价值的本质及对价值的客观认识
11.4 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价值认识
11.5 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价值认识的意义
11.6 结语
附录1 美国次贷危机深层根源分析:从金融共谋结构与机制新视角的考察
附录2 树立全新的大金融意识破解美国次贷危机之谜——在东北金融高层论坛会议上的演讲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