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9070958
  • 作      者:
    焦富民著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焦富民,男,1964年3月生。江苏高邮人。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荷兰Groningen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为扬州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扬州大学民商法重点学科带头人,民商法学硕士点负责人、硕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民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扬州市维扬区人大代表。扬州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法律咨询委员会主任。扬州市法学会副会长。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项,省政府重点高校项目1项,出版《中国合同责任制度研究》、《中小企业发展法理》等专著2部。主编《法律基础》、《经济法概论》等教材2部。在《法学家》、《比较法研究》、《法商研究》、《江海学刊》等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曾获得江苏省优秀法学研究工作者荣誉称号。获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扬州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中国法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民法学研究会优秀成果一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在我国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建立完善、有效的救济制度,从而建立科学的政府采购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研究》对政府采购法进行了多方面的把握,包括对其概念的科学鉴定,对其立法历史脉络的梳理,对其价值取向的剖析,以及对其价值目标的考察。接下来,以权利救济的主体为基点,对政府采购救济制度进行了具体的比较法研究。一是分析了第三人在政府采购关系中的弱势地位与权利救济中的主导地位,梳理了第三人在政府采购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考察了第三人权利救济制度。二是以供应商权利救济为主线,突出保护供应商在政府采购合同履约阶段及后合同阶段的合法权益。三是从社会公共利益保障的视角对采购人权利救济的特殊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最后,《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研究》着重讨论了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的完善问题。我国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立法上的缺陷与执法上的困难,迫切需要我们的不断完善。
展开
精彩书摘
    由于各国政府采购长期游离于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多边贸易规则之外,政府采购市场带有严重的排外性,缺乏竞争性,腐败成风,导致了政府采购的高成本、低效率,也阻碍了国际贸易自由化。”①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为了促进贸易自由化,必然要求政府采购法从国内走向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最先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于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关贸总协定多边协议谈判审,启动了有关政府采购的谈判。在关贸总协定东京回合谈判后,1979年签订了第一个《政府采购协议》。尽管该协议存在诸如在主体上只有签字国的中央政府采购单位受其约束、在采购客体上仅限于货物贸易、在保障实施上缺乏有效的采购争端解决机制等缺陷,但其首次将政府采购纳入到国际立法的轨道,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为今后政府采购立法的国际化奠定了基础。为了克服1979年《政府采购协议》的局限,进一步开放政府采购领域的国际市场,尽可能减少各缔约国政府机构在进行大宗采购时对外国物品的歧视现象,国际在乌拉圭回合时举行了新的政府采购谈判。乌拉圭回合谈判后的1994年,美国、日本、欧盟、加拿大、瑞士、韩国等20多个国家达成了新的WTO《政府采购协议》②,协议共24条,包括适用范围、领域、国民待遇与非歧视待遇、招标程序等,并将协议范围扩大至服务合同。政府采购不仅在国内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是各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手段;不仅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而且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尽管该协议仅对参加国有效,权威性还不够高,但开放政府采购市场已渐成趋势,政府采购法正在走向国际化,这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世界贸易的扩大和自由化的进程。<br>    不仅关贸总协定与世贸组织关注政府采购法的国际化,而且世界银行集团、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与一些区域性组织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均为政府采购法的国际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展开
目录
摘要<br>Abstract<br>绪论<br>一、问题的提出<br>二、当前理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br>三、进一步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br>四、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br>(一)研究的基本思路<br>(二)研究的主要方法<br>五、本书的分析框架<br><br>第一章 政府采购法的价值取向<br>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的逻辑关系:政府采购法的历史考察<br>一、政府采购的概念<br>(一)政府采购的界定<br>(二)政府采购的特征<br>二、政府采购法的产生<br>三、政府采购法的国际化趋势<br>四、政府采购法的现代化发展<br>(一)政府采购法日渐规范、完备<br>(二)政府采购法的内容不断丰富、健全<br>(三)政府采购法的功能更趋广泛、齐全<br>第二节 政府采购法的价值目标<br>一、法的价值目标<br>二、政府采购法的价值目标<br>(一)政府采购法价值目标的立法考察<br>(二)政府采购法的价值目标分析<br>三、我国政府采购法的价值目标<br>(一)首要价值目标<br>(二)次要价值目标<br>本章小结<br><br>第二章 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的基本理论<br>第一节 救济制度概述<br>一、法律救济的概念<br>(一)法律救济的界定<br>(二)法律救济的特征<br>(三)法律救济的方法<br>二、法律救济的理论基础<br>(一)法律救济的理论基础——公平正义<br>(二)法律救济的主要目标<br>第二节 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的价值取向与模式选择<br>一、政府采购救济制度概述<br>(一)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的特点<br>(二)政府采购权利救济主体<br>二、政府采购救济制度构建的价值取向<br>(一)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的利益价值基础:公益与私益的兼顾<br>(二)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的价值取向:公平与效率的兼顾<br>(三)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的价值功能定位:自由与秩序的兼顾<br>三、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的模式选择<br>(一)以偏重赋予第三人、供应商权利救济的救济模式<br>(二)分阶段救济模式的选择与设计<br>第三节 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的功能分析<br>一、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的财政法视角考察<br>(一)政府采购及其救济制度的财政法性质<br>(二)财政法视角下的政府采购及其救济制度之意义<br>二、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的竞争法视角分析<br>(一)竞争的意义<br>(二)作为政府采购及其救济制度核心的竞争法之意义<br>(三)我国政府采购及其救济制度的竞争法性质<br>本章小结<br><br>第三章 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研究之一:第三人权利救济<br>第一节 权利救济主体——第三人<br>一、第三人在政府采购关系中的地位<br>(一)第三人在政府采购关系中处于“竞争供应者”的地位<br>(二)第三人在政府采购关系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br>(三)第三人在其权利救济中的“主导”地位<br>二、第三人在政府采购过程中的权利<br>(一)采购人在政府采购过程中的主要义务<br>(二)第三人在政府采购过程中的主要权利<br>第二节 第三人权利救济制度的价值论基础<br>一、第三人权利救济制度的意义<br>(一)确保了第三人权利救济有法可依<br>(二)加强了第三人对采购人的监督<br>(三)保证了第三人权利救济的及时与公正<br>二、第三人权利救济制度的价值取向<br>(一)自由市场与干预主义的和谐统一<br>(二)政府采购法基本原则对第三人权益保护的价值选择<br>第三节 第三人权利救济制度<br>一、第三人权利救济制度的立法考察<br>(一)WTO《政府采购协议》的规定<br>(二)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示范法》的规定<br>(三)欧共体公共采购法的有关规定<br>(四)美国政府采购法的规定<br>(五)我国政府采购法的相关规定<br>二、第三人权利救济的范围<br>(一)第三人权利救济范围的一般性规定<br>(二)第三人供应商主体资格瑕疵救济的特别法律规定<br>三、第三人权利救济的程序<br>(一)异议程序<br>(二)行政救济程序<br>(三)司法救济程序<br>四、第三人权利救济的具体方式<br>(一)第三人权利救济方式的立法考察<br>(二)第三人权利救济的具体方式<br>本章小结<br><br>第四章 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研究之二:供应商权利救济<br>第一节 政府采购合同<br>一、政府采购合同性质纷争的缘由<br>二、政府采购合同性质的法律定位<br>(一)政府采购合同性质法律定位的理论基础<br>(二)我国对政府采购合同性质的选择<br>三、政府采购合同的特殊规制<br>(一)供应商范围的限制<br>(二)采购合同履行过程的公开<br>(三)采购人的特权<br>第二节 供应商权利特别救济制度<br>一、政府采购合同履行阶段供应商权利救济制度<br>(一)采购人合同履行的保障<br>(二)政府采购合同履行过程中供应商权利的救济<br>二、政府采购后合同阶段供应商权利救济制度<br>(一)后合同义务的一般理论与制度<br>(二)后合同阶段供应商权利救济的产生<br>(三)后合同阶段供应商权利救济的立法建议<br>本章小结<br><br>第五章 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研究之三:采购人权利救济<br>第一节 采购人权利救济问题的产生<br>一、采购人在政府采购中的权利<br>(一)合同授予阶段采购人享有的主要权利<br>(二)合同履行阶段和后合同阶段采购人享有的主要权利<br>二、采购人权利救济产生的情形<br>(一)合同授予阶段潜在供应商与投标供应商的不当行为<br>(二)合同履行阶段与后合同阶段供应商的不当行为<br>三、采购人权利救济的特点<br>(一)救济程序的全过程性<br>(二)救济方法的综合性<br>(三)救济措施的单方面性<br>第二节 采购人权利救济制度<br>一、建立采购人权利救济制度的必要性<br>(一)现代政府采购制度基本精神的必然要求<br>(二)政府采购救济制度体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br>二、采购人权利救济的立法考察<br>三、采购人权利救济制度的主要内容<br>(一)供应商采购合同履行之保障<br>(二)采购人权利救济的主要方式<br>本章小结<br><br>第六章 我国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的完善<br>第一节 我国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的缺陷<br>一、我国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立法上的缺陷<br>(一)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的规范不够系统与全面<br>(二)政府采购质疑投诉制度的规范不尽科学与合理<br>二、我国政府采购救济制度执法中的困境<br>(一)投诉期限究竟是任意性规定还是强制性规定?<br>(二)供应商违反政府采购合同义务,采购人如何进行权利救济?<br>第二节 完善我国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的宏观设计<br>一、完善我国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的指导思想<br>(一)充分认识我国政府采购救济制度完善的立法基础<br>(二)准确把握政府采购救济制度完善的国际化趋势<br>二、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的模式设计<br>(一)建立以第三人权利救济为主线的多重权利主体救济制度<br>(二)确立分阶段权利救济的模式<br>第三节 完善我国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的微观思考<br>一、健全供应商资格审查制度<br>(一)国民待遇为原则与国籍限制为例外的第三人供应商资格制度<br>(二)以预审制度为核心,全面科学规范供应商资格审查制度<br>二、修正第三人权利救济制度<br>(一)科学界定第三人,扩大救济主体的范围<br>(二)改“询问”救济为“磋商”救济<br>(三)完善质疑救济制度,取消投诉救济程序<br>三、健全供应商权利救济特别制度<br>(一)建立履约争议调解特别救济程序<br>(二)建立履约争议仲裁救济制度<br>(三)建立政府采购赔偿基金制度<br>四、建立采购人权利救济特别制度<br>(一)合同授予阶段采购人权利救济特别制度的建立<br>(二)合同履行阶段履约保证金制度的建立<br>本章小结<br>结语<br>致谢<br>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