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前言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
1.5 全书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货币的内生与外生理论
2.1.1 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
2.1.2 外生性货币供给理论
2.2 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理论
2.2.1 货币中性理论
2.2.2 货币非中性理论
2.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2.3.1 货币渠道
2.3.2 信贷渠道
2.3.3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
第3章 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3.1 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相关理论
3.1.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3.1.2 货币供应量与宏观经济
3.1.3 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1998~2009年
3.1.4 我国货币供应量与宏观经济
3.2 货币供应量与产出关系的实证分析
3.2.1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3.2.2 单位根检验
3.2.3 协整检验
3.2.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3.2.5 脉冲响应分析
3.2.6 主要实证分析结论
3.3 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关系的实证分析
3.3.1 变量选取与数据预处理
3.3.2 平稳性检验
3.3.3 协整检验
3.3.4 基于VEC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3.3.5 脉冲响应分析
3.3.6 主要实证分析结论
3.4 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实证分析
3.4.1 变量选取与数据预处理
3.4.2 各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3.4.3 协整检验
3.4.4 格兰杰因果检验
3.4.5 脉冲响应分析
3.4.6 主要实证分析结论
第4章 利率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4.1 利率与货币政策
4.1.1 利率与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
4.1.2 利率与实体经济
4.1.3 利率市场化
4.1.4 利率渠道在我国
4.2 利率与产出关系的实证分析
4.2.1 利率与产出的变化趋势分析
4.2.2 利率与产出的相关性分析
4.2.3 利率与产出的回归分析
4.3 利率与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
4.3.1 利率与投资变化趋势分析
4.3.2 贷款利率与投资增长率的相关性分析
4.3.3 利率与投资回归分析
4.4 利率与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
4.4.1 利率与消费变化趋势分析
4.4.2 利率与消费的相关性分析
4.5 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4.5.1 变量选择和数据说明
4.5.2 平稳性检验
4.5.3 协整检验
4.5.4 VEc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4.5.5 脉冲响应分析
4.5.6 主要实证分析结论
第5章 信贷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5.1 关于信贷与货币政策的理论
5.1.1 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
5.1.2 信贷渠道有效的前提条件
5.1.3 相关研究
5.2 我国信贷状况分析
5.2.1 信贷规模与结构
5.2.2 信贷的重要地位
5.2.3 信贷渠道有效性的分析
5.3 信贷市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5.3.1 样本选取与数据预处理
5.3.2 第一阶段:从货币政策到信贷市场的传导有效性的实证
5.3.3 第二阶段:从信贷市场到最终目标实体经济的传导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5.3.4 两阶段的主要实证分析结论
5.4 信贷与货币政策对上市银行信贷扩张影响的实证分析
5.4.1 研究方法和指标数据说明
5.4.2 货币实证分析结果
5.4.3 主要结论
第6章 证券市场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6.1 我国的证券市场与货币政策
6.1.1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6.1.2 有关证券市场与货币政策的理论和研究
6.2 股票市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6.2.1 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相互作用的实证分析
6.2.2 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实证分析
6.2.3 主要实证分析结论
6.3 债券市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6.3.1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6.3.2 平稳性检验
6.3.3 协整检验
6.3.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6.3.5 主要实证分析结论
……
第7章 房地产市场与货币下身有效性
第8章 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有效性
第9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10章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