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积极财政政策理论与中国实践效应分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0043713
  • 作      者:
    陈卫东著
  • 出 版 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陈卫东,安徽省石台县人。1989年毕业于安徽省徽州师范学校后,先后从事小学、中学教学工作。通过自学1994年考入江西财经大学并于1997年获硕士学位;2004年毕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获博士学位;2005年在澳大利亚学习。现任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同时担任教学工作。近年来在《税务研究》等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翻译《货币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大辞典》并协助财政部翻译了《部分国家预算法汇编》,出版学术专著《论缩小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另外以第一负责人主持了多项省级及校级课题。<br>    现主讲双语课《公共经济学》(本科及硕士层次)、《税法》,2008年曾赴台湾为实践大学讲授《大陆税务法规》课程。
展开
内容介绍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运行依靠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进行调节。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政府宏观调控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并为市场机制有效运行营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宏观调控的两大主要工具,就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一般通过税收、补贴、投资、国债、转移支付和预算等手段,发挥稳定经济、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功能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2.财政政策的类型<br>    (1)按照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方式,可把它分为自动稳定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后者相当于本书所要论述的积极财政政策,这里先说明一下前者。<br>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现代财政体制本身就具有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保持稳定作用的政策。如财政的若干收支形式:个人所得税、失业救济金、失业保险金、福利计划和济贫支出等。这些财政政策工具又被称为“自动稳定器”。它们都是遵照法律规定的税收和支出制度而自动执行,财政收支的增减自动地由经济周期的波动所决定。在没有改变有关的法律之前,一旦某种经济风向改变,这些财政收支就必须发生,政府不能凭借自身的权力去左右和变更这类财政收支。<br>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财政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从财政收入来看,个人所得税等形式收入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这就使得这类税收收入在经济总量增长时将以比个人收入更快的速度增长,从而抑制了私人消费和投资需求的增长速度,并且减缓价格和工资的螺旋上升速度,自动抑制经济发展速度,防止通货膨胀;反之,当经济衰退时,超额累进税率将使得这类税收产生自动更快减税的结果,从而增加私人消费和投资需求,起着自动促进经济回升的作用。这种税收的自动变更是一种稳定经济和缓和商业周期性波动的有利因素。从财政支出方面,政府支出具有自动稳定性。在政府支出中,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是为了补充收入不足,以及缓解经济困境。失业救济金和济贫救济金等都有着因经济状况好坏而大幅度增减的特点。在国民经济处于复苏、繁荣阶段,失业率下降,失业救济金的发放数额也就减少,同时人们收入上升,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家庭及其补助数额就相应减少;在国民经济处于萧条、衰退阶段。
展开
目录
1 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br>1.1 财政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br>1.1.1 财政政策的含义<br>1.1.2 积极财政政策的定义<br>1.1.3 积极财政政策的类型<br>1.2 运用积极财政政策理论的前提——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及政府职能的理论<br>1.2.1 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br>1.2.2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r>1.2.3 中国政府的具体职能分析<br>1.3 积极财政政策的基础理论问题<br>1.3.1 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原理<br>1.3.2 积极财政政策的目标<br>1.3.3 积极财政政策与经济稳定<br>1.3.4 积极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br>1.3.5 积极财政政策的工具<br>1.4 有关积极财政政策理论的一些论述<br>2 中国90年代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和内容<br>2.1 大背景:1978——1997年的被动财政政策<br>2.1.1 1978——1997年财政活动的主要特点<br>2.1.2 1978——1997年政府财政赤字性质及其作用<br>2.2 小背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中国经济不景气<br>2.2.1 亚洲金融危机扩散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br>2.2.2 中国政府最初对金融危机的反应<br>2.3 国外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经验与教训<br>2.3.1 美国历史上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经验<br>2.3.2 日本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经验与教训<br>2.4 中国首次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br>3 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规范分析<br>3.1 积极财政政策效应的一般分析<br>3.2 公债融资支出的效应<br>3.2.1 李嘉图等价定理及与之相关的讨论和评价<br>3.2.2 赤字公债融资支出的效应分析<br>3.3 税收融资支出的效应<br>3.3.1 宏观税负增减融资政府支出对经济的效应<br>3.3.2 有选择地增减税对经济中储蓄的效应<br>3.3.3 增减税收对投资的影响<br>3.4 财政支出变化的效应<br>3.4.1 购买性支出的效应<br>3.4.2 转移性支出的效应<br>3.4.3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效应<br>4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实证分析<br>4.1 中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总体效果的实证分析<br>4.1.1 对中国进行实证分析的理论模型<br>4.1.2 对中国积极财政政策乘数的测算<br>4.1.3 实证分析结果及对政策总体效果的评价<br>4.2 积极财政政策支出效应实证分析<br>4.2.1 近年来积极财政政策支出对民间投资的效应<br>4.2.2 近年来扩张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实证效应分析<br>4.2.3 对财政支出效益的实证分析<br>4.2.4 对积极财政政策支出效应的评价<br>4.3 积极财政政策税收效应实证分析<br>4.3.1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后税收收入现状分析<br>4.3.2 财政财入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总量的时间序列分析<br>4.3.3 税收对经济增长的横截面分析<br>4.3.4 税收融资对民间投资的影响分析<br>4.3.5 税收融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br>4.3.6 对近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税收效应的评价<br>5 影响积极财政政策效应大小的几个因素<br>5.1  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之挤出和拉动效应<br>5.1.1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br>5.1.2 财政政策的拉动效应<br>5.2 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br>5.2.1 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的内涵<br>5.2.2 中国当前可能面临的财政风险<br>5.2.3 当前实施的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br>5.3 积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问题<br>5.3.1 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br>5.3.2 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异同<br>5.3.3 两种政策各自的优势、局限及组合形式<br>5.4 积极财政政策的时滞和当前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的可运用期限<br>5.4.1 积极财政政策的时滞<br>5.4.2 积极财政政策可持续性<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