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紫外探测技术大多基于近地大气中“日盲区”和大气层中“紫外窗口”的基础上,其中中紫外波段由于处在日盲区而具有更独特的应用,可用于紫外告警、紫外预警、紫外通信及紫外成像辅助导航、侦察等。利用导弹尾焰在日盲紫外波段的辐射可对其进行告警探测;利用高空大气层在中紫外区背景的均匀、简单特性,可进行天基紫外预警;利用中紫外辐射易被氧吸收及其在大气中的强烈散射特性可进行紫外保密通信。在近紫外区,地面或近地面的飞机等空中目标挡住了大气散射的太阳紫外辐射,因而在均匀的紫外背景上形成一个“暗点”,可藉此进行探测或制导。在诸多的军事紫外探测应用中,基于日盲紫外光谱区的导弹告警发展最迅猛、应用最成功。
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就已经开始了在紫外波段探测洲际导弹发射的研究工作。早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导弹羽烟紫外辐射的精确测量。其间,为人们所感兴趣的首要是中紫外区,然后是真空紫外区。在这些谱区,地球造成的紫外背景辐射很小,信号探测看起来很有希望。但是,由于难以确定信号强度是否大于地球辐射,再加上紫外辐射特有的非热态,不易建立模型和理论,紫外探测难以付诸实施,研究工作再一次转向了亮度较高且易建立模型的羽烟红外特征。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战略防务部门开始重新考虑利用导弹羽烟紫外辐射来探测导弹发射的可行性。相关基础研究工作的进展也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进展之一是通过地球轨道观测卫星获得了背景紫外辐射的数据,进展之二是紫外传感器技术获得重大进展,特别是高紫外灵敏度阴极、电荷耦合器件(CCD)和高增益微通道板的研究取得了突破。目前,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的EBCCD紫外成像系统已经应用于探测火箭,此外带有紫外探测阵列的MX卫星和Clmentine任务卫星也应用于天基预警。
军用紫外探测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起进入实质性研究和应用开发,并在多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被誉为21世纪最具影响力高技术之一的紫外告警技术异军突起,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发展成为迄今世界上型号最多、装备量最大的导弹告警装备,并已逐渐成为一种标准配置而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高价值(包括民用)平台上;美国已率先研制出低功率紫外通信系统,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空间飞行器与卫星间、海军舰船间以及舰船与舰载机间的秘密通信。2000年,美国GTE公司为美国海军研制并装备了紫外通信系统;同年前后,美军空军SR71黑鸟高空侦察机首次安装了紫外成像侦察设备;此外,紫外制导方面,美国的“毒刺”导弹等采用红外紫外双色导引,大大增强了抗干扰性能。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