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际技术贸易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401411
  • 作      者:
    李虹主编
  • 出 版 社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国际经贸活动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直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才获得了广泛的发展,才真正具有了世界性。对国际经贸活动的系统研究始于15世纪的重商主义学派,至今已形成涉及领域广泛、结构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与一国国内经济不同,国际经贸活动要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当事人,而全球范围内又不存在一个超国家的权力机构对这些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因此,国际经贸活动的习惯做法及各种规则往往是先发国家国内做法和规则的延伸,由此决定了先发国家和后发国家在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方面的差异:先发国家由于国内外经贸活动的做法和规则差异不大,因此很少专门设立国际经贸类专业,而是将其内容分散在相关专业的课程中进行介绍;后发国家由于国内外经贸活动的做法和规则差异很大,因此往往专门设立国际经贸类专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际经贸本科层次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财经类院校。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各类高校在本科层次纷纷设立了名称各异的外经贸相关专业或方向,包括对外贸易、国际贸易、国际经济、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合作、工业外贸等。1993年,国家教委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国际经贸本科层次专业规范为3个,即经济学学科门类下的“国际经济”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工学学科门类下的“工业外贸”专业。在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进一步将1993年目录中的3个专业及原目录外专业“国际商务”合并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最先在国家(或地区)之间发生的经贸活动是货物贸易,它至今仍是国际经贸领域的重要内容。关于国际货物贸易的教学与研究起步早,成果多,课程体系完整,主要包括理论、实务与惯例、专业外语三类课程。随着国际经贸活动领域的不断拓展,国际经贸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也随之完善,增加了诸如“国际技术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投资”、“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物流”等课程,国内部分院校还基于这些领域设立了专业方向,细化了课程体系。
展开
精彩书摘
    1)技术市场的概念
    市场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市场概念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是指有形市场。广义的市场是商品的流通领域,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它既包含了商品交换的具体场所,也包含了商品交换过程中形成的买卖双方经济利益关系的总和。技术市场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技术市场特指技术交易的场所,例如技术交易会等。广义的技术市场是指将科技成果作为商品进行交易并使之变成直接生产力的交换关系总和,包括从技术开发到技术应用和转让的全过程。国际技术市场是国际技术贸易关系的总和。从国家角度来看,它包括技术引进和技术出口两方面;从世界范围来看,它是由各国技术进出口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总和。一般来说,发达国家是主要的技术输出国和输入国,它们在国际技术市场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以技术引进为主。
    2)技术市场的特点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技术市场是属于整个市场体系的,它与商品市场并行,但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商品市场的制约,即技术市场的规模取决于商品市场的规模,商品市场对技术的需求决定了技术市场上可供交换的技术商品数量和质量。但技术市场具有其本身的特点:
    第一,技术是抽象而无形的,它是以信息形态存在的。它不可能像普通商品一样放进商场,摆上货架。在发生转移之前,它存在于技术持有者手中。在有形的常设技术市场或临时的技术交易会所展示和传递的往往是有关技术的一些信息,技术的本身是无形的。
    第二,技术的转移或交换发生的场所,往往是技术供方所在地或需方所在地,也可能在这两种所在地多次反复发生,从而成为技术市场的一部分。
    第三,技术转移过程周期较长,不可能像普通商品那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地即时结清,而是在供需双方之间分阶段逐步完成。
    第四,技术市场的技术商品需要维持其保密性。在成交之前,这是对卖方利益的保护,成交之后,又是对技术供方和受方,尤其是受方利益的保护。
    第五,技术商品的价格主要由供求双方议定,任何价格限定的措施都不利于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而且由于知识产权技术的特性,技术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是带有垄断陛的市场,技术供方常常要获得高于一般市场利润的垄断利润。
    3)技术市场的构成
    技术市场的构成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技术交易主体即技术转让方、需求方和中介方;技术交易客体即技术商品,如专利、商标、专有技术、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技术交易条件即价格、支付条件和合同等。
展开
目录
第1章 国际技术贸易概述
学习目标
1.1 国际技术贸易基本概念
1.2 国际技术贸易主要方式
1.3 国际技术贸易发展概况
1.4 跨国公司与技术转让
本章 小结
基本概念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国际技术贸易理论
学习目标
2.1 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与技术转移理论
2.2 传统贸易中的技术转让理论
2.3 技术转移机制理论
2.4 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技术转移理论
2.5 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选择理论
本章 小结
基本概念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3章 知识产权与国际技术贸易
学习目标
3.1 知识产权概述
3.2 专利权概述
3.3 专有技术
3.4 商标权概述
3.5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概述
本章 小结
基本概念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国际技术贸易程序
学习目标
4.1 技术交易前应确定的问题
4.2 技术项目的论证
4.3 对外技术询价与比价
4.4 技术进出口的审批
4.5 国际技术贸易谈判
4.6 合同的签约与履行
本章 小结
基本概念
复习思考题

第5章 国际技术贸易合同
学习目标
5.1 国际技术贸易合同概述
5.2 国际技术贸易合同的构成
5.3 国际技术贸易合同基本条款
5.4 国际技术贸易合同的法律适用与争端解决
5.5 关于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税收
5.6 签订国际技术贸易合同需注意的问题
本章 小结
基本概念
复习思考题

第6章 许可贸易合同
学习目标
6.1 国际许可贸易概述
6.2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6.3 专有技术合同
6.4 商标权许可合同
本章 小结
基本概念
复习思考题

第7章 其他类型技术贸易合同
学习目标
7.1 技术咨询合同
7.2 技术服务合同
7.3 技术开发合同
7.4 计算机软件许可合同
7.5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
本章 小结
基本概念
复习思考题

第8章 国际技术贸易价格与支付
学习目标
8.1 国际技术贸易价格概述
8.2 国际技术贸易作价原则及其影响因素
8.3 技术贸易价格的计算方法
8.4 国际技术贸易价款的支付
本章 小结
基本概念
复习思考题

第9章 国际技术贸易政策法规与惯例
学习目标
9.1 国际技术贸易政策概述
9.2 发达国家有关技术贸易的政策和法律
9.3 发展中国家有关技术贸易的法律
9.4 关于国际技术贸易中限制性商业惯例
9.5 管制限制性商业惯例的立法
本章 小结
基本概念
复习思考题

第10章 我国技术贸易管理政策与法律
学习目标
10.1 我国技术贸易的发展
10.2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10.3 我国技术进出口鼓励政策
10.4 我国技术进出口管理
10.5 关于国际技术贸易中限制性商业惯例
本章 小结
基本概念
复习思考题
附录
附录1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范本)
附录2 国际专有技术转让合同(范本)
附录3 商标许可合同(范本)
附录4 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管理办法
附录5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
附录6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全文)
附录7 技术咨询合同(范本)
附录8 计算机软件许可合同(范本)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