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货币数量的动向依赖于海外银的流入或流出、国内的矿业生产以及民间流通的信用货币的增减等。这样的货币动向究竟对经济的实物性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尽管此问题不一定是物价史的专门课题,但近年已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方法上的主张,首先可以举出的是宫崎市定(1977)。
宫崎(《中国史》上册,岩波书店,第78页)认为,对古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变动来说,伴随货币的流出流入而产生的经济景气波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他指出,秦汉古代帝国时期是上升期,后汉以后至唐代的中期是停滞下降期,并且,“宋以后,大概以一个王朝的长短为景气的一个周期,从这里就能看出社会变化加速了。但是这个周期的长度此后变得更短,到最近甚至数年就形成一个周期。”根据宫崎的观点,景气波动与政治好坏是一致的。即经济景气时期就容易取得政治上的成效,不景气时期社会就混乱。
如此,景气波动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问题,而是作为关系到中国社会治乱得失的重要原因被提了出来。就像宫崎自己也承认的那样,他的景气概念并非十分严密,要给予批判是很容易的。不过,明清经济中的确存在着“活跃”一“停滞”的起伏波动,这种具有可逆性的经济状况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