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沟通迅速、互动便利的技术平台,并催生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博客文化”现象。许多人开始在互联网上创建自己的个人空间,表达自己的好恶、情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其中,许多博客撰写了大量的游记,将自己与他人的旅游经历及其体验与世人分享。
游记是对旅游过程中所见、所闻与所感的一种记述,往往是游后有感而发,源于心灵深处的触动,诉诸笔端,常常能够表达出许多口头难以言传的旅游体验。与文学游记有所不同,博客游记不追求文学创作的艺术成分,它仅是个人旅游经验的客观呈现,因而也更加真实可信。有鉴于此,本研究认为,借助博客游记来研究旅游体验,是一条可行的研究途径。在此问题意识引导下,本研究以国内自助来大连的游客为研究对象,以其撰写的博客游记为主要研究资料,对旅游体验进行分析,其目的有三:其一,借助游记,系统地呈现游客在大连的旅游体验;其二,在理论层面上对旅游体验理论进行探讨,进一步丰富与发展旅游体验理论;其三,在实践层面上对大连自助游提供建议。
在研究过程中,借助于网络,本研究共收集博客游记300余篇,并经过进一步鉴别后,确定出重点研究的游记文本80篇。再经过整合后,形成50篇游记,作为本研究的样本。依据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本研究采用了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两种方法,对游记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后,构建出目的地意象、旅游动机、旅游凝视、旅游认同、旅游消费、人际互动、旅游回味七个核心范畴,并辅以多种典型的旅游情境,系统地呈现游客在大连的一系列旅游体验。
(1)目的地意象
游客对大连多持有美好的意象,其中,“海意象”和“现代都市意象”代表了游客对大连的原始意象,构成了游客对大连的空问感知形象的核心,而地理因素、历史因素和城市营销对于大连原始意象的形成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与此同时,大连的节事活动和媒体宣传对大连的诱发意象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于大连的复合意象较为复杂,既有正面意象,也有负面意象。值得注意的是,游客对大连“浪漫之都、时尚大连”的定位认知度不高,很少有游客提及“浪漫之都”,这对大连旅游形象定位提出了质疑。
(2)旅游动机
来大连的游客主要以内在动机为主。之所以选择大连作为旅游地,主要在于大连多元化的产品能满足其“求趣”和“休闲”之需求;之所以采取自助游,主要是追求自由感、挑战感和独立感,并能发现自我。
(3)旅游凝视
以视觉为核心的凝视是游客体验大连的基本方式之一。游客对大连的凝视主要集中在海滨风光、都市风情、大连人三个层面。其中,游客对大连海滨风光的凝视可视为一种浪漫的凝视,在空间上主要集中在滨海路和金石滩两大地带,这两处几乎涵盖了大连海滨的主要景区景点;在内容上主要概括为海滨景观、海洋世界、海滨活动三个层面;在情感取向上以正面体验为主,兼有部分负面体验。对都市风情的凝视可归类于一种集体的凝视,在内容上抽象为城市发现、异国情调与梦幻夜色三个次一级主题。多数游客认为大连城市风光很有特色,充满异国情调,夜景也很有梦幻色彩。此外,目的地居民也是旅游者凝视的一个焦点。游客对大连人的凝视主要通过司机、服务员、普通市民和亲朋好友获得。多数游客认为大连人热情、豪爽、朴实、文明,素质较高,他们很羡慕大连人的生活环境。
(4)旅游消费
在消费体验方面,自助游客具有典型的特征。在住宿消费方面,多数游客选择在市中心附近、海滨地带和高等院校安排住宿,多选择中低档住宿设施,主要通过网络预订、朋友介绍或亲友帮助解决住宿问题。在餐饮消费方面,游客主要从特色、分量和服务三个方面来评价在大连的餐饮体验,既有积极的正面体验,也有消极的负面体验,这说明大连在此方面还有许多应继续加强的地方。对于大多数自助游客来说,大连也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购物场所。对于女性游客而言,她们往往具有强烈的购买欲望,在购物过程中注重过程享受和身体展示,沉浸于审美体验,并寻找群体认同。
(5)人际互动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人际互动主要表现为游客之间的互动、游客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互动以及旅游消费中的人际互动。这些性质各异的互动包含了多种形态的旅游体验。当游客身处热情、友善、亲切的氛围,并且受到主动关心或帮助时,便会产生良好的人际互动,感受到人世间的真情与温暖,产生美好的体验。反之,当他们遭遇轻视、冷漠或过于商品化,则会感到压抑和无奈,会产生消极的体验,甚至影响整个游程。同时,大多数自助游客都能以包容的心态去面对那些不良的人际互动,能有效地知觉到风险,并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
(6)旅游认同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通过对自己所遇到的人、事、物等的认识,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认同,从而构成旅游体验中的核心元素。研究发现,多数游客高度认同大连之旅,对大连有良好的印象,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并产生了情感依附行为。与此同时,游客对自己作为旅游者的角色有强烈的感知,在幻变的角色转换中,旅游者获得了丰富的旅游体验。此外,在大连旅游过程中,自助游客对自我、家乡、民族和国家也产生了明显的认同。
(7)旅游回味
大多数游客对大连之旅比较满意。当结束旅游生活,回归到原有的生活轨迹后,他们一般会觉察到自己在行为、态度、气质、经验、观念等方面或多或少地发生了某种改变。在旅游回味中,旅游者会获得更多的感悟,并重新认识旅游和家的意义。
建构在游客体验基础之上,本研究和旅游体验进行理论对话。在对原始资料进行了再分析后,本研究对旅游体验的性质和结构进行探讨。从性质上看,旅游体验类似于一种“镜像体验”,通过目的地这面镜子,旅游者在凝视“他者”的同时,也在认识着自我。从结构上看,旅游体验具有多重层次结构:其一,从时间结构上看,旅游体验包括预期体验、现场体验和追忆体验,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并随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地升华,进而演化成人们生活经验和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其二,从深度结构上看,旅游体验呈现出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基本上可分为感官体验、身体体验、情感体验、精神体验、心灵体验五个层次,越是深度的旅游体验,越能让游客感到旅游的意义;其三,从强度结构上看,旅游体验通常可分解为一般I生体验和高峰性体验两个层面,越是能达到高峰性的体验,越能使游客感到旅游的价值。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观点和研究方法两个层面:在观点层面,本研究对旅游体验的性质作出了新的阐释,认为旅游体验类似于“镜像体验”,凝视和认同构成了旅游体验的核心元素。从动态分析来看,旅游体验将随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升华;从静态分析来看,旅游体验在深度和强度方面都具有层次性。上述观点对于理解旅游体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方法层面,本研究采用了质性研究方法来研究旅游体验,尤其是利用博客游记作为主要研究资料,采用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方式,进行质化研究,对于探索和推广质性研究方法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还有诸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整个研究构想尚有庞杂之嫌,研究设计还不尽完美,研究结果也不够精致。这一方面是由于时间、精力、能力、经验等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也与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有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