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试图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产业集群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际学术动态和我国不同形式的产业集群的出现,中国学者对产业集群进行了大量研究,关于产业集群的论述日益丰富,主要内容包括产业集群的定义和分类、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培育、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产业集群与创新网络等方面,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证研究。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从整体来看,我国对产业集群理论有一定展开,也较为合理地解释了一些现象,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国内对产业集群理论的探讨大都引用西方的产业集群理论,西方的产业集群理论是建立在西方文化、经济和制度的前提下发展的,它对中国的产业集群现象是否同样具有解释力、能否用来指导我国产业集群政策和产业布局的实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形成产业集群,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也有产业集群,它们形成的机理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因此,在借鉴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和形成本土化的产业集群理论来指导中国产业集群的实践,同样是必要的。
3.深化东方管理学的某些理论
复旦大学苏东水教授首创的东方管理学派提出了中外管理的精华:“以德为先”、“以人为本”、“人为为人”,这个“三为”思想,应该说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具有一定指导作用。此外,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逻辑缺陷,也需要东方管理理论不断发展。如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的、是自私自利的,人的行为动力是为了个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制度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曾有精辟的论证:“在这个自私有利也有害的世界中,经济发展的快慢、生活水准的高低,就是要借一个制度将自私所能带来的利益‘极大化’,同时又能将自私所能带来的损害‘极小化’。”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