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新古典派经济学中缺乏新的反馈概念和对新兴现象(这正是复杂性的典型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学已部分涉及了一些复杂性的成分。比如,经济平衡理论,从一定意义上证实了这个说法。“在经济中,每个事物都在影响其他事物”,所以一种商品的供给或者需求的变化就会影响到市场上其他商品的需求和供给,通过反馈机制改变平衡的条件。新兴现象的概念也是有别于系统单一成分的集体现象,存在于经济学之中,并创造出用于思考集体现象的各种方法。新兴现象的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经济周期,所有的施动者都在接收到其他行动者的反馈之后作出非线性互动,产生了一种集体的现象,经济不同阶段的定期出现,其实都并不取决于单个的施动者的意志。不仅如此,如果我们回到现代经济思想的起源,就是亚当·斯密比喻的具有新兴现象特征的那只无形的手。那只无形的手,不是市场的一个施动者,也不是一些施动者的决策,更不是外部的协调者的决策。亚当·斯密认为市场被个体的个人主义所推动,就好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拉着朝实现集体福利的方向发展一样。正是那只“就好像”无形的手,使得集体现象不取决于企业界人士的个人意志(Krugman,1996)。
在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系统的自我组织,或自我适应的概念极少被涉及。
自我组织是一个过程,为此不稳定的平衡系统可以自发进行自我调整,与单个成员的动力相协调,进入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从而产生一种新兴现象。对此,我们在下文中还将进一步探讨。
美国学者霍兰也认为,应该引进复杂系统基础单元的一般概念。基础单元是指那些构成复杂系统的个体一施动者具有的选择与行动能力的基础成分。人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将事物简单地分为几个基础成分,例如,树有多种,但人们可以简单地根据个人经验所熟知的部分将树分为树干、树枝、树叶等。同样,人的面孔各不相同,但所有人的脸都是由一些标准的基本成分构成的:眼睛、鼻子、嘴、额头、下巴等,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就使我们能够认识并区别不同人的面孔。我们认识所有物体和现象,就是通过把自己熟悉的基础成分进行组合来实现的。基础成分可以被看成构成产生动力的施动者之间互动的特征的那些成分,描述复杂系统中的个体一施动者活动的非线性规则就是基础成分(J.H.Holland,2002)。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