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制造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设计及实施指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1289128
  • 作      者:
    刘俊娥等编著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两化融合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伟大的战略,这是促进我国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必然选择。以信息化作为制造企业发展驱动力,是信息时代制造业发展的内任需求,也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
  《制造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设计及实施指南》针对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建没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期待能为我国制造企业科学,顺利地实施信息化提供一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为加快我国制造业实现两化一尽点微薄之力。
展开
内容介绍
  两化融合是提升我国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但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其独特的特点。《制造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设计及实施指南》在国家大力倡导两化融合的背景下,介绍了我国制造企业如何科学地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内容。《制造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设计及实施指南》第1章介绍了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说明信息化建设是制造企业的必经阶段,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实施重点;第2、3章介绍了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信息化需求分析及模式选择;第4~6章重点介绍了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实施难点及控制重点;第7章介绍了制造企业信息化实施的评价,包括信息化前、中、后三个阶段的评价;第8章对当前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最新理念进行了梳理。
  《制造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设计及实施指南》可供企业信息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使用,也可供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人员、企业信息化软件提供商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为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程度前所未有的国内外竞争。企业只有借助信息技术和资源,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才能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同时,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企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建设,进而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技术支撑。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1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1.1.1 以信息化促进企业的反应速度和灵敏度
  企业信息化是对传统企业管理的革命。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随着时代的变迁,决定它命运的因素也在发生变化。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企业制胜的武器是品质管理,90年代企业制胜的武器是企业流程再造,那么进入2l世纪,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制胜的法宝是速度,是信息化的程度。可以这样说,信息化时代的企业不是大吃小而是快吃慢,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决定着新时代企业的生死存亡。
  富兰克林说过:“时间就是金钱。”现在这句话仍然很适用,因为企业一切运营活动的目的就在于获取利润。为此要求企业树立新的理念,搭建新的框架,增强企业竞争力,而能承担此重任的就是企业信息化。企业实现信息化后,可以利用它快捷、共享的特点,将市场需求和企业内部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建立动态企业联盟,实现双赢。信息化覆盖了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全过程,使企业和供应商、消费者实现了互动沟通。
  从现在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企业组织可以被看作是由附属的决策主题(个人或组织)编制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系统,而担负着信息处理、存储、传递的现代技术及其设施,则是“信息传递系统”的技术基础。
  在当今全球范围的市场竞争中,速度、差别化及灵活性是取得竞争优势的根本特征,而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的组织是获得这些因素的结构性基础。企业信息化提高了企业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思路的效率,给企业提供了更多开拓市场的机会,使企业能迅速将消费者的需求反映到决策层,促进企业针对消费者需求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及时改变和调整经营战略,不断向市场提供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形成难以被竞争者模仿的竞争力。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1.1.1 以信息化促进企业的反应速度和灵敏度
1.1.2 以信息化促进企业内外部的沟通能力
1.2 21世纪我国制造业的特点及面临的挑战
1.2.1 21世纪我国制造业的主要特点
1.2.2 21世纪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及压力
1.3 制造企业的特点及实施信息化的重点
1.3.1 两种生产类型制造企业的特点
1.3.2 两种生产类型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实施重点
1.4 制造企业信息化的框架
1.4.1 制造企业信息化的三个层次
1.4.2 制造企业信息化应用体系
1.5 制造企业信息化的支撑技术
1.5.1 制造企业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平台
1.5.2 产品数据交换标准(STEP)
1.5.3 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
1.5.4 网络技术

第2章 信息化需求分析及战略规划
2.1 企业进行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观点
2.2 企业信息化需求分析
2.2.1 企业信息化需求的逻辑关系
2.2.2 企业信息化需求的可变性
2.2.3 企业信息化需求分析面对的困难
2.2.4 企业信息化需求分析的主要内容
2.3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
2.3.1 中外企业信息化战略比较分析
2.3.2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步骤
2.3.3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方法

第3章 制造企业系统选型及信息化模式的选择
3.1 系统选型
3.1.1 成立选型小组
3.1.2 企业所在行业对系统选型的影响
3.1.3 初选
3.1.4 复选和确选
3.2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3.2.1 可行性分析的前提
3.2.2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3.2.3 提出建议的系统
3.2.4 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
3.2.5 经济上的可行性分析
3.2.6 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3.2.7 分析结论
3.3 企业信息化模式选择
3.3.1 主要的信息化模式介绍
3.3.2 如何正确选择企业信息化模式

第4章 制造企业信息化的重点内容
4.1 产品设计信息化
4.1.1 产品信息化
4.1.2 面向机械产品设计信息化的CAD技术研究
4.1.3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
4.1.4 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4.1.5 虚拟产品开发(VPD)
4.2 生产制造信息化
4.2.1 MES的基本概念
4.2.2 数控技术
4.2.3 工业机器人
4.2.4 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
4.2.5 计算机辅助检测
4.3 企业商务信息化
4.3.1 电子商务
4.3.2 供应商关系管理
4.3.3 客户关系管理

第5章 制造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难点
5.1 实施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咨询
5.1.1 我国信息技术咨询业现状
5.1.2 信息技术咨询的意义和作用
5.1.3 信息技术咨询的实施过程
5.2 实施过程中的业务流程重组
5.2.1 业务流程重组的内涵
5.2.2 企业实施BPR的原则
5.2.3 BPR的实施方案
5.2.4 BPR实施要注意的问题
5.3 实施过程中的项目监理
5.3.1 项目监理概述
5.3.2 企业信息化工程项目监理原则
5.3.3 信息化工程项目监理的过程
5.3.4 信息化工程项目监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6章 制造企业信息化控制重点
6.1 信息化项目的成本管理
6.1.1 信息化的含义及其对成本分析的要求
6.1.2 项目成本管理的含义
6.1.3 成本管理的原则
6.1.4 成本管理的目标
6.2 项目进度管理
6.2.1 项目进度计划
6.2.2 项目进度控制
6.3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风险管理
6.3.1 加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风险控制的必要性
6.3.2 从生命周期角度来看企业信息化风险
6.3.3 企业信息化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风险及控制策略

第7章 制造企业信息化评价
7.1 制造企业信息化基础水平评价
7.1.1 制造企业信息化基础水平的含义
7.1.2 制造企业信息化基础影响因素的分析
7.1.3 制造企业信息化基础评价方法简介
7.2 实施过程评价
7.2.1 制造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
7.2.2 ERP项目的评估模型研究
7.2.3 基于层次指标的统计信息化评价模型
7.3 制造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7.3.1 信息化项目评价的意义
7.3.2 信息化项目评价的导向
7.3.3 信息化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第8章 制造企业信息化的最新理念
8.1 计算机集成制造
8.1.1 计算机集成制造产生的背景
8.1.2 计算机集成制造的基本知识及发展情况
8.1.3 CIMS的体系结构
8.1.4 CIMS的关键技术
8.2 虚拟制造技术
8.2.1 虚拟制造产生的时代背景
8.2.2 虚拟制造的相关技术
8.2.3 虚拟制造系统的体系结构
8.2.4 虚拟技术的应用现状
8.3 敏捷制造
8.3.1 敏捷制造产生的市场环境
8.3.2 敏捷制造的产生及基本概念
8.3.3 敏捷制造同其他先进制造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8.3.4 敏捷制造的支撑环境
8.4 协同商务(CB)
8.4.1 协同商务的理论
8.4.2 协同商务的三种典型类型
8.4.3 协同商务的层次
8.4.4 协同商务的实施方法
8.4.5 协同商务的应用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