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配置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将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选择资源未来的用途就决定着社会产品的构成。<br> 在经济学中,相对于无限的社会需求而言,社会的资源供应量首先是有限的,即资源具有稀缺性;其次,既定的资源往往具有多种不同的可供选择的用途,换言之,资源具有替代性,存在机会成本。因此,如何把相对有限的社会资源有选择地分配于不同的用途,如何有效地将它们配置于各个需要使用资源的经济主体,对社会经济运行来讲,是十分重要的。而经济学也可以说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配置资源的学问。可见,资源配置主要是基于资源相对稀缺性的存在而产生的一种调节手段。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体现了资源配置的成功或失败,并受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较大。资源配置优化的重要意义就在这里,即按照优化的原则和既定的战略目标,把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率、能够获得最大收益的地方。<br> 资源配置主要有两种方式:市场机制和政府行政机制(即政府以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方式为主进行资源配置)。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才区分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虽然20世纪末各国发展经济的方式一致性地趋向市场经济,但很难简单地讲,市场机制或是政府行政机制配置资源谁更有效,因为两者都是手段。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我们更要充分认识到两种手段的优势和劣势,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在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同时,高效利用政府行政机制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确保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长期利益。<br>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政府行政机制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传统的中央集权式行政干预是进行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配置主体,配置信号是通过国家计划。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