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br>1 绪论<br>1.1 研究背景和意义<br>1.1.1 研究的背景<br>1.1.2 研究的意义<br>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br>1.2.1 基础设施与城市化的概念及内涵研究回顾<br>1.2.2 基础设施与城市化的理论及关系研究回顾<br>1.2.3 基础设施与城市化的规制研究回顾<br>1.2.4 研究现状的不足<br>1.3 研究的目的、主要内容和方法<br>1.3.1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br>1.3.2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br>2 基础设施与城市化的内涵及发展历程<br>2.1 基础设施的内涵及发展历程<br>2.1.1 基础设施的内涵<br>2.1.2 基础设施投资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br>2.2 城市化的内涵及发展历程<br>2.2.1 本书对城市化内涵的理解<br>2.2.2 城市化的发展历程<br>2.3 本章小结<br>3 基础设施与城市化的相关理论及作用机制<br>3.1 基础设施的相关理论<br>3.1.1 财富论<br>3.1.2 投资结构论<br>3.1.3 投资效益论<br>3.2 城市化的相关理论<br>3.2.1 区位选择理论<br>3.2.2 产业结构理论<br>3.2.3 人口迁移理论<br>3.2.4 非均衡增长理论<br>3.2.5 生态学派理论<br>3.2.6 新兴古典理论<br>3.2.7 城市规模理论<br>3.3 基础设施对城市化的作用及影响<br>3.3.1 基础设施对城市化的作用<br>3.3.2 基础设施对城市化的影响<br>3.4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探讨<br>3.4.1 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成果综述<br>3.4.2 城市化动力机制演变<br>3.4.3 城市化动力机制系统框架<br>3.5 本章小结<br>4 基础设施投资与城市化水平的基础分析<br>4.1 基础设施投资的规模与结构分析<br>4.1.1 基础设施指标及其统计范围<br>4.1.2 基础设施投资的规模分析<br>4.1.3 基础设施投资的结构分析<br>4.2 城市化指标与城市化水平分析<br>4.2.1 城市化指标<br>4.2.2 全国和各地区城市化水平分析<br>4.3 本章小结<br>5 基础设施投资与城市化进程关系的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br>5.1 实证研究的目标及流程<br>5.1.1 实证研究的目标<br>5.1.2 实证研究的流程<br>5.2 基础设施投资与城市化进程关系的相关性分析<br>5.2.1 实证研究建模的理论基础<br>5.2.2 假设条件<br>5.2.3 建立模型<br>5.2.4 基础设施投资与城市化进程的相关性分析<br>5.3 城市化进程对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量的实证分析<br>5.3.1 城市化背景下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原理分析<br>5.3.2 假设条件<br>5.3.3 建立模型<br>5.3.4 全国城市化进程对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量分析<br>5.4 分类基础设施投资对城市化进程的相关性实证分析<br>5.4.1 假设条件<br>5.4.2 建立模型<br>5.4.3 全国各类基础设施投资对城市化进程的相关性分析<br>5.5 实证研究模型的检验:以重庆数据为例<br>5.5.1 重庆市基础设施投资与城市化进程的相关性分析<br>5.5.2 重庆市城市化进程对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分析<br>5.5.3 重庆市各类基础设施投资对城市化进程的贡献度分析<br>5.5.4 结论<br>5.6 本章小结<br>6 基础设施投资与城市化进程的规制及建议<br>6.1 我国基础设施的规制现状<br>6.1.1 规制经济学的概念及主要理论<br>6.1.2 国外规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br>6.1.3 我国基础设施的行业垄断及规制现状<br>6.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和城市化进程存在的问题<br>6.2.1 基础设施投资存在的问题<br>6.2.2 城市化进程存在的问题<br>6.3 基础设施投资与城市化进程的规制及建议<br>6.3.1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br>6.3.2 加强政府对基础设施投资的规划<br>6.3.3 协调基础设施投资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br>6.4 本章小结<br>7 结论<br>7.1 研究的主要结论<br>7.1.1 主要结论<br>7.1.2 主要创新观点<br>7.2 进一步的研究与展望<br>参考文献<br>附录(计算过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