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正处于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转轨阶段,转轨经济阶段独有的一些制度特点是我们的研究必须正视的,在市场环境、企业制度、融资制度等方面都和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转轨时期资本市场的最大特点是还存在一些制度设计上的不配套和局限,从而制约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就是说我们身处于一个并不完备的环境之中,而这恰恰是研究中国证券市场所不能回避的特定的环境因素,只有充分考虑这些环境因素,才能提出切合实际的思路,增强研究的有效性。因此在分析我国企业债务治理时就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市场环境和融资制度特征。诸如市场经济不发达、股票市场增资配股有一定的限制、股改后仍有大量暂时不能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银行与企业的“同源性”、拥有庞大的银行体系和发展空间巨大的债券市场等。这些“中国特色”,使得国外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我国会出现不同的反映或结论。所以笔者认为,国外的研究虽然趋于成熟,但是决不能照搬到我国的研究中来,因为,我国具有特殊的制度背景,市场机制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渐完善,各种因素还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之中,尚未达到稳定的均衡状态。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充分借鉴和利用国外成熟的研究成果,具体分析我国特有的负债治理的理论和实践。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