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管理方式是历史现实的。组织在某一具体历史时代面对的技术、经济环境和规则、制度合法性都是不同的,包括来自组织内部的力量和诉求,都有其历史特定性。在基础没有根本变化的条件下,虽然这些具体的内外条件会形成不同的组合样态,但大部分组织相互之间会有共同的“类”的特征。当文明的基础性条件发生变化时,个人相应的需要、经验、认识、观念乃至行为,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组织中目标整合、制度规范的导向和砝码就会发生偏移;环境中组织运行规则就会改变;组织的意义系统、价值偏好就会发生改变;管理的类型或方式就会有所调整和改变。
整合的一体化组织理论框架,既可充分容纳组织内外技术类型、经济类型、社会类型的要素、作用及规则,又可通过内外整合的目标机制把环境、组织、个体统一于一体,统一到具体的时空情境中,并且充分展现组织管理的类型化特征。对一般意义上整合组织管理知识,建构反映民族文化特色的管理类型而言,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工具。
尽管如此,理论抽象形成的认识体系与现实经验观察得到的认知还是存在差别的。理论上,有了上述内外环境交互作用下基于组织结构层面、管理层面、意义层面、目标协调机制等学理性的理论框架,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但实际观察和工作生活体验中得到的,往往是已有的形成了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乃至组织类型,组织中通行的实际支配个人和业务活动的规则以及相应的文化系统。
本书在具体对中国传统管理乃至西方现代科学管理的说明和分析中,将从偏现实的视角人手分析,尽可能把具体现实表现与理论逻辑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