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9144118
  • 作      者:
    李双龙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李双龙,1972年8月出生,四川达州人,中共党员,汉族,经济学博士。自学辅修工商管理专业。四川省营销学会会员。曾经从事初中和高中教学工作。现任教于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兼职于香港艾迪创意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现主要从事企业战略与营销策划方面的教学、科研与实践工作。在《管理现代化》、《经济体制改革》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多篇,成功参与申报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等工作。参编著作3部。
展开
内容介绍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制度经济学的逻辑结构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需求、供给、供求均衡,然后分析和探讨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及其原因,最后提出了针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政策建议。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回答了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对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等问题。全书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和分析,在实践中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理论基础。全书共分六章。
展开
精彩书摘
    由于美国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实务和理论的发源地,绝大多数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都是在美国本土进行的,并以美国企业和社会作为分析样本,因此,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带有浓厚的美国色彩。在美国得出的研究结论,是否具有跨文化、历史的普遍适用性,尚需通过对其他文化、历史背景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研究予以检验。这也说明带有通识性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需要我们进行发掘。
    二、研究现状
    20世纪西方学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探讨虽轰轰烈烈,但在诸多重大问题上并未达成共识。西方学界在企业社会责任讨论中还有很多悬而未决和未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毋庸置疑,西方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成绩斐然,相关的著述,亦可谓汗牛充栋。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既往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探讨,大都集中于应否确立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上,且正反两派观点的倡导者亦基本上侧重于从经验的角度,证明企业负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抑或危害性,并据此反击对方的主张,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正当性的有无、(若有)其体现,规范分析尚显不足。企业社会责任的倡导者和反对者都难于令人信服,其中原由,大抵在此。而且,在既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探讨中,无论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倡导者还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反对者,都未能对自己的主张提供真正具有实践意义的落实方案。
    在国内,对于中国学界而言,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舶来品。企业社会责任真正进入学界的研究视野只是近年来的事。不过,总的来说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近年来已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在法学界,出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著作,明确地从法律理论上专门探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成果,主要有刘俊海博士的《公司的社会责任》、刘连煜博士的《公司监控与公司社会责任》。刘俊海博士所著《公司的社会责任》是有开拓意义的。
    ……
展开
目录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以及主要框架结构
五、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以及演化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产生和发展
二、企业社会责任在各国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的演化
一、20世纪20年代前的企业社会责任
二、20世纪20—60年代的企业社会责任
三、20世纪后半期企业社会责任
四、21世纪的企业社会责任

第二章 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及性质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制度安排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制度的构成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制度的移植性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制度的变迁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手段
一、企业性质的二重性:生产性与契约性
二、企业目标是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契约性质的一致性
四、企业社会责任对利润最大化的作用
五、企业社会责任在各国形成的实例

第三章 企业社会责任需求分析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需求主体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需求主体是各利益相关者
二、企业利益相关者
第二节 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需求
一、利益相关者权力及其对企业的制度约束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权力的利益期望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需求的影响因素
一、利益相关者权力的大小
二、利益相关者联合程度
三、利益相关者的文化素质和价值观
四、政府法制的健全与否及执行力度
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第四章 企业社会责任供给分析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供给主体
一、不同企业制度企业社会责任供给主体
二、不同所有制企业社会责任供给主体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的供给
一、企业权力
二、对应于企业权力的企业社会责任
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
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方法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供给的影响因素
一、企业的治理结构
二、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三、企业制度形态
四、企业的生命周期
五、企业规模
六、预期心理
第四节 企业社会责任供给的成本一收益分析
一、企业社会责任供给成本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收益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绩效
四、企业社会责任成本一收益的实证案例

第五章 企业社会责任供求均衡分析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供求的总均衡
一、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中突
二、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责任供求的总均衡
第二节 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责任供求的对应均衡
一、企业对政府责任供求的均衡
二、企业对消费者责任供求的均衡
三、企业对员工责任供求的均衡
四、企业对相关企业责任供求的均衡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市场机制理论的提出
一、企业社会责任供求机制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竞争机制
三、企业社会责任对市场失灵的抵消

第六章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分析以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供给的短缺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供给短缺的原因
第二节 强化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政策建议
一、搞好政府规制
二、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机制
三、强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四、提高消费者的文化素质
五、提高劳动者素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