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海南楼变:最真实的海南楼市冷观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278562
  • 作      者:
    邓庆旭主编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新浪网财经频道创建于1999年8月,经过10多年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全球华人的首选财经门户。新浪财经在财经类网站中占有超过1/3的市场份额,始终保持绝对领先优势。
  新浪财经成立10多年来,已深深影响广大知识群体及高端人群,对企业高管和政府经济决策部门人群的覆盖率超过90%,始终是高价值网民的首选平台。
  新浪财经在10余年的发展中,始终秉承新浪网全面、快速、准确、客观的指导方针,始终追求专业、深刻的报道原则,始终秉持不断学习、创新的发展理念,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全面整合、快速发布、深入报道和灵活处理能力的国内领先的财经网络媒体。
  当下,新浪财经始终坚守着10余年发展中一直未曾合弃的“见证者的客观视角”、“报道者的专业精神”和“实践者的创新追求”。
  未来,新浪财经将继续以创新引领财经媒体发展、以专业素质满足客户需求、以用户使用习惯为第一出发点,不断前行!
  最真实的海南楼市冷观察
  近观海南楼沉浮风云
  聆听亲历者讲述琼岛变迁
  《新浪财经精品丛书》总编陈彤推荐
展开
内容介绍
  《海南楼变》追访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轮改革大潮中的闯海人与弄潮儿,追问如今海南楼市的开发主力军,捧请主管副省长解读海南楼市未来的发展战略方向。与此同时,我们还沿着东海岸走访了文昌、琼海、博鳌、陵水、三亚等数座城市,“如火如荼”是这些城市的唯一共性。“梦开始的地方”、“捞第一桶金的地方”、“北纬18度中国唯一的后花园”……这些关键词串联起来成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海南岛的景象。数十万大军满怀豪情来到这里,开始了第一轮的建设,打桩机第一次震响海南的土地,鲜活的MBA课堂成为众多闯海商人们对那些岁月共同的评价。
  2010年1月,又一轮新政策舂雷般炸响。“国际旅游岛”概念使得海南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海南楼变》是新浪财经与新浪乐居重磅推出的思辨中国之“亲历海南楼市”,从您捧起这本书开始,一起和我们追寻——琼岛是否会再次遭遇泡沫?会不会因政策隐没和市场热度被灼伤?被遗忘的新老海南人如今会怎样?《海南楼变》力图窥视和展现海南楼市发展的神奇与瑰丽……
展开
精彩书评
  海南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海南楼变》这本书中所描述的内容与我记忆中的海南时光非常吻合。
  ——潘石屹(现任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从北京来海南已有23个年头。《海南楼变》一书中的很多内容勾起我对这一段历史的回顾。《海南楼变》捕捉了23年海南发展变化的焦点,很值得一看。
  ——迟福林(现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看《海南楼变》,想到更多的是人变。海南不仅是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我们梦想实现的地方。
  中国房地产市场需要更多的《海南楼变》这样的书。既有历史责任感,又有对个体的尊重与关怀。
  其实我们国家几十年的发展进步的历史,也都需要这样的记录与反思。
  ——张宝全(北京今典环球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理事)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篇:轮回
  [留守者说]
  “闯海”人的暮年
  新埠岛的这片别墅区,最早是在1994年被海口市政府下属的一家国资背景的拿地开发,但由于当时房地产泡沫刚刚破灭,开发商手里“差钱”,就索性直接卖地给个人,至于楼房怎么盖,就是买家的事。于是在这片别墅区里出现了造型各异、千奇百怪的小楼房。
  从眼下的价格看,老牛当年60万买下这个房子,占地600多平方米,合一亩多地,并不贵。可是在2005年,这笔钱对老牛来说也不是小数目。“当时我们已经定了一套公寓房,也就40多万,才100平方米。想到年纪大了要有一个园子。就把那个退了,再向人家借了钱,就买了这个楼。”
  “老牛这个人就是较真,做生意也规规矩矩的,从来不搞回扣,生意一直马马虎虎,这些年来也没有弄到多少钱。”老牛的妻子淡淡地说道。
  1993年,老牛初来海口,除了兜里的5万钱,别无长物,“干什么好?”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一天,他和妻子在马路上看到正在建工棚,“她就去问人家是做什么的,当时说准备出租,结果我们就从那儿做一个汽车维修厂。”20多年前,老牛在重庆时,单位里有30多台车,平时没事,老牛就常去单位的汽车修理厂转悠,时间一长,老牛居然成了厂里的修车能手。
  “他青年时,就爱修个无线电、电视机。”老牛妻子说,“后来我们花了3万租下了厂棚,再加上2万的押金,所有钱都投进去了。当时请来的工人都不懂修车,最多只能打打下手,包括换个水箱,都得老牛自己做。”
  老牛至今仍记得,修理厂开张后,接到的第一张单子是一台大修的标志205,为了省钱,妻子得千里迢迢渡海到广州去买零配件。谈起创业的艰辛,看着妻子,老牛泪流满面。
  不过局面总算打开了。
  “修理厂就在(农垦)那一块,很多人比较信任我们,那边很多车。就把他的车拿给我们修,慢慢就好起来了。做的过程中,我们遵守一个原则,能修的一定不要换,能换和不换的我们尽量先修,修好了以后再,这样的过程中也给工人带来一定的麻烦,进度就先得慢一些,我们能挣的钱就少一些。”
  “咱们那个年代的人耿直。”老牛摸下光亮的脑门,“较真到什么程度?搞了很多笑话,这是我们不会经营的弱点。法院、检察院很多机关的公车到我这里修,他们的车队长,都要有好处。我甚至倔到什么程度,坚决不给好处,到领导那儿去告他们,我没想到,告了他们,领导反而不来了。”
  2006年,老牛汽修厂的厂棚被开发商收回了。“我干了十多年的汽修厂,到我关的时候一共才90万元钱。”老牛说,“司机都说,再也见不着这么实实在在的老板,包括我的工人出去以后到很多其他地方,现在的老板黑得不得了,哪里像你这样。”
  “我的工人对我还不错,过年过节还来看我,我有什么事还都来帮我。还是非常不错的。2006年下来以后,2007年待了一年,觉得没有事做,确实也是不好过。于是就开始筹备做个咖啡馆。”咖啡馆原本是打算让女儿经营的,可是家在大陆的女儿,最终还是没能过来。
  老牛的咖啡馆都是用废弃的渔船船木装饰。“我跟老伴一道拿着照相机到处玩,拍新浦岛,最近的照片全部都是这儿的人和角色。正好遇到渔民报废的船在里面。”老牛突发奇想,不如把船木废物利用起来。
  “这些船木在海上经历过风吹雨打,木上的痕迹似乎记录着一段历史,这种历史感就如同自己照片里老人脸上的皱纹一样。”于是,老牛到处寻找,从渔民手中买了两条报废的旧渔船。
  “运回家看上去很简单,可没想到真难,船长15米,宽5米,近30吨重。一般的车装不了,租了辆大平板车才搞定。”接下来的活也不比预想的轻松,“分解也很难,一只船有几千枚大小不同的又经过长时间海水泡过的铁钉,请来两位专业拆船工人用了两个月才分解开来。”
  老牛请来了木工,把屋里的吧台设计成一条船的形状,用的就是船舷的原木,木上有船缆绳磨出的深深的痕迹;甚至连小院大门的入口处的小桥,也是用不规则的船木制作,踩上去感觉上了船头,小点船木做成了桌椅。
  风格另类的咖啡馆很快被海口的媒体注意到,当地的博友还把这里定为俱乐部。
  船木之外,点缀在咖啡馆的是一幅幅照片,这些都是老牛和妻子来海口后拍摄的。“这样的天气越来越少了。”老牛的妻子指着一幅火烧云的照片说。谈及摄影,老牛又想起了自己被盗的相机。这个倔强的老头还是想不通,“为什么我对他们那么好,他们要这样对我。”
  “他总是把别人当成自己。”老牛的妻子一边说,一边给客人端上咖啡。P26-28
展开
目录

在历史的天空下看海南的过去与未来
卷首语
海岛沉浮 / 1
海南楼市进入蛰伏期 / 5
第一篇:轮回
[决策者说]
海南不会重蹈覆辙 / 10
[留守者说]
“闯海”人的暮年 / 24
主持人“下海” / 29
不识时务的香港“商人”/ 34
李英姿:我们为什么坚守这片热土 / 39
[离去者说]
重访六君子易小迪:悲观主义者 / 47
重访闯海者之潜伏者张宝全 / 56
张宝全:海南楼市没有泡沫 / 62
潘石屹闯海南 / 67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
的若干意见 / 73
第二篇:嬗变
航天城文昌 文昌速度 / 88
博鳌 珍贵?真贵!/ 91
陵水 国家级贫困县的摇身一变 / 94
三亚 让灵魂跟上脚步 / 98
均价8万自称不贵 / 102
海南城记 / 108
博鳌之父蒋晓松 / 111
第三篇:思辨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背景下海南房地产重要的机遇 / 120
海口下午茶:四代“闯海人”的楼市感悟 / 123
博鳌下午茶:热闹之下的冷静思考 / 131
三亚下午茶:激辩海南楼市泡沫 / 140
今天的海南楼市绝非18年前可比 / 147
第四篇:新政
解析新政下4月海南楼市的数据真相 / 154
把海南岛跟台湾作比较 / 159
钱“松”地“紧”下的中国楼市 / 166
海南旅游地产未来10到20年是高速发展期/ 174
海南省省长助理、省旅游委主任陆志远/ 179
海南房地产发展脉络 / 18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