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1部分 概述
第1章 集体谈判和产业关系的分析框架
1.1 参与者
1.2 有关劳动力和劳资冲突的一些假设前提
1.3 三个层面的产业关系活动
1.4 制度学派的观点
1.5 集体谈判的表现
1.6 本书的计划
第2章 美国产业关系系统的历史演变
2.1 殖民时期与工业化之前的时代
2.2 早期的工会
2.3 成立全国性工会的需求
2.4 美国劳工联合会的兴起
2.5 产业关系中资方的演变
2.6 产业工会的兴起
2.7 新政时期的劳工政策
2.8 二战后新政产业关系制度的发展
第3章 工会与集体谈判法规
3.1 阴谋论
3.2 保障集体谈判权的法律规定
3.3 《国家劳工关系法案》
3.4 《Taft-Hanley法案》
3.5 《Landrum-Grimn法案》
3.6 集体谈判的价值
3.7 公营部门的劳动法
3.8 雇佣自愿
3.9 重要的行政管理机构
第4章 环境的作用
4.1 分析环境的理论框架
4.2 谈判力量
4.3 经济环境
4.4 法律和公共政策的影响
4.5 人口结构的影响
4.6 社会环境
4.7 技术环境
4.8 集体谈判近期面临的环境压力
第2部分 产业关系战略层面的分析与集体谈判的结构
第5章 管理方在集体谈判中的战略与结构
5.1 管理方的战略选择:理论分析
5.2 可供选择的产业关系制度
5.3 管理方对工会化的态度
5.4 集体谈判的管理结构
5.5 企业重组与公司治理
第6章 工会代表工人的战略与结构
6.1 工会与政治
6.2 工会的发展及会员特征
6.3 工会发展的模式
6.4 近年来工会化程度下降的解释
6.5 工会在集体谈判中的结构
第3部分 产业关系的功能层面的分析
第7章 工会的组织与集体谈判结构
7.1 工会的组织活动
7.2 非传统的工会组织策略
7.3 工会复兴的选择
7.4 谈判结构
7.5 谈判结构的决定因素
7.6 模版谈判
第8章 谈判过程与罢工
8.1 谈判的四个子流程
8.2 管理方决策的动态过程
8.3 谈判中工会与工人的参与
8.4 传统谈判的周期
8.5 罢工
8.6 罢工活动
8.7 战略在谈判和罢工中的作用
第9章 劳资纠纷的解决程序
9.1 调解
9.2 实况调查
9.3 利益仲裁
9.4 非传统的解决纠纷的方法
9.5 参与僵局解决的一些主要的组织和机构
第10章 合同条款和雇佣条件
10.1 回顾工会对工资上升的影响
10.2 工会对雇佣条件的影响
10.3 工会对薪酬管理的影响
10.4 工会对福利的影响
10.5 工会对离职率的影响
10.6 工会对工作规则的影响
10.7 管理层对工作规则的反应
第4部分 工作场所的产业关系
第11章 雇佣关系的管理
11.1 申诉程序
11.2 劳动仲裁的历史演变
11.3 申诉程序和仲裁的功能
11.4 仲裁的运行
11.5 申诉程序和劳资关系其他方面的联系
11.6 评价申诉机制的运行效果
11.7 工会化部门替代申诉程序的方法
第12章 员工参与
12.1 员工参与和工会参与的发展
12.2 团队工作、员工参与和工作再造之间的关系
12.3 21世纪工人和工会的参与情况
12.4 关于员工参与项目的讨论
12.5 董事会中的工会代表和员工持股
第5部分 特殊话题
第13章 公营部门的集体谈判
13.1 公营部门集体谈判的发展历程
13.2 规范公营部门工会的法规
13.3 公营部门和私营部门集体谈判的区别
13.4 公营部门的谈判结构
13.5 公营部门的管理结构
13.6 面对多方谈判的谈判过程
13.7 公营部门集体谈判的影响效果
13.8 利益仲裁在公营部门的使用情况
13.9 公立学校的员工参与项目和工作重组
13.10 规范性的前提
第14章 国际比较产业关系
14.1 德国的产业关系
14.2 日本的产业关系
14.3 跨国公司的产业关系
14.4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14.5 国际劳工权利运动
14.6 欧盟
14.7 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关系
14.8 比较经济成果和产业关系的表现
第15章 美国劳工政策和产业关系的未来
15.1 政府主导的劳资对话的历史沿革
15.2 未来美国劳工政策的选择方向
15.3 更广泛的试验:新型的雇员代表方式
内容摘要
《集体谈判与产业关系概论(第4版)》是一本集体谈判与产业关系的概论性著作。它广受学生们和产业关系的专业人士,例如工会方面的人员、经理人以及其他(既不偏向劳方又不偏向资方的)中立人士的欢迎。《集体谈判与产业关系概论(第4版)》逻辑性强,包括了产业关系方面最新的发展情况。
《集体谈判与产业关系概论(第4版)》的主要特色如下:
·3个层级的战略选择框架始终贯穿《集体谈判与产业关系概论(第4版)》;
·综述了劳工历史和劳动法,有助于学生了解基本知识;
·分析了合同的谈判过程以及合同的管理,并将这部分的内容与不存在工会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相关情况的发展状况;
·分析了员工参与的过程及其与集体谈判的关系;
·特别分析了公营部门集体谈判的特殊之处;
·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在书中的其他部分也常进行比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