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转型期劳资关系冲突与合作研究:基于合作博弈的比较制度分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893252
  • 作      者:
    罗宁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罗宁,男,生于1982年5月,四川眉山人。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分析师,经济学博士,2004年西南财经大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本科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6年澳门大学社会暨人文科学学院经济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9年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详尽地剖析了劳资关系的运行机理、表现形式和演变规律,结合转型期中国劳资关系运行的具体实践,提出当前协调劳资关系、控制社会风险、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和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遵循提出问题、形成假说、建构框架、实证分析、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与技术路线,为解析转型期中国劳资关系问题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研究架构。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劳资双方在权利关系中表现出劳动力产权所属的二元结构。在劳资关系中,劳动力要素与物质资本要素缺一不可,但是却以劳动力要素的使用为核心。劳动力是储存和依附在劳动者体内的、劳动者用以谋生的一种能力,归劳动者个人占有、使用和支配。但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劳动者缺乏物质资本,而必须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劳动组织(企业、工厂)相结合,于是劳动力的使用并不只是劳动者个人的事情。这样,在劳动力产权所属上便表现出了二元结构特征。一方面,劳动者对劳动力拥有占有权和使用权,可以自主选择就业;另一方面,劳动者将其劳动力使用权让渡给雇主以后,雇主有权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对劳动力进行分配和安排,进而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有机结合,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第三,劳资关系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中表现出同时具有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二元属性。劳资关系不仅表现为单纯的劳动力要素和物质资本要素相结合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包含着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社会关系。由于劳动力的存在和支出与劳动者人身不可分离,因而劳动者在让渡劳动力的同时也将自身在一定程度上交给了用人单位。此外,劳方与资方通过市场契约结成劳资关系,解决人(劳动力)与物(物质资本)关系的同时,形成了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政治文化关系和道德约束关系。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核心概念界定与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本书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劳资关系的基本认识:概念诠释与理论述评
2.1 劳资关系的内涵及主体
2.2 劳资关系的性质及特征
2.3 劳资关系的表现形式:冲突与合作
2.4 当代劳资关系的相关理论述评

第3章 劳资关系由冲突走向合作的博弈理论与制度比较:一个分析框架
3.1 比较制度分析(CIA)——劳资关系问题的现代分析范式
3.2 劳资冲突与合作:三个基本模型的博弈分析
3.3 劳资关系由冲突走向合作:经验分析与制度比较
3.4 劳资关系由冲突走向合作:基于制度体系视角给出的一个分析框架

第4章 中国转型期的劳资关系:冲突与合作
4.1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劳资关系”
4.2 经济体制转型与我国劳资关系的变迁与发展
4.3 中国转型期“资强劳弱”关系的形成

第5章 中国转型期劳资关系由冲突走向合作的比较制度分析
5.1 劳资关系的制度分析
5.2 劳资合作博弈的制度基础之一:相对平等的产权制度
5.3 劳资合作博弈的制度基础之二:相对平衡的组织制度
5.4 劳资关系变化与发展:基于企业制度发展阶段的比较制度分析

第6章 转型期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现实选择与政策建议
6.1 新型劳资关系展望及转型期的现实选择
6.2 政府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的作用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