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系统规划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610275
  • 作      者:
    刘秉镰, 王燕等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致力于创建一套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相融合的分析框架,从而为区域物流业规划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即融入区域发展的,突出物流的组织、控制和管理特色的物流系统规划四个阶段的战略模式:一是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和区域经济要素的关联机制分析;二是涵盖初级生产要素、高级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产业要素和竞争要素五个方面的区域物流业竞争力评价:三是物流需求总量和分产业、分小区的物流需求量预测;四是以物流节点和通道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相耦合的优化模型。针对这四个阶段特点,《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系统规划》还构建了大量实用性较强的模型。
展开
精彩书摘
  (2)节点规模确定
  目前对于物流节点规模的确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方法,但很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吴清一较好地总结了国外物流节点规划的数据,给出了物流节点建设的一些重要参数,如物流节点建设用地指标(使用面积/节点总面积)、物流节点仓储面积指标(仓储面积/节点总面积)、物流节点办公面积指标(办公区域面积/节点总面积)等的取值范围,对国内物流节点规模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张锦分析了物流节点规模确定的影响因素,指出物流节点规模与物流需求量成正比,物流节点的作业量可根据货物需求量预测并结合物流的流向、流量来确定,为区域物流节点规模确定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潘文安提出了节点规模确定的原则、程序,并结合物流园区设施配置(如停车场、集装箱处理区、仓储区、流通加工区、线路、绿化、发展预留用地以及其他建筑等)的面积计算方法最终确定物流园区的规模,为区域物流园区规模确定提供了较好的思路。
  1.2.3区域物流通道规划
  区域物流通道规划的制定传统上普遍采用交通规划四段模型的方法,即交通生成、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量分配。在将规划区域划分为若干分区的基础上,交通生成模型预测各分区的交通产生量和交通吸引量。各分区交通产生量主要受区域的社会经济特征、人口、收入以及车辆拥有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交通吸引量则受到土地使用情况、土地面积、性质、建筑面积等因素的影响。计算交通生成的方法主要有增长率法、多元回归分析法、弹性系数法、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等。交通分布模型则根据现行的起讫点OD调查,采用增长率法和重力模型来预测分区之间的交通流量。方式分担模型预测的是总交通流量在各种运输方式间的比例关系。交通分布模型预测是将不同交通方式的交通流量具体分配到各条线路上的过程,方法包括均衡配流法和非均衡配流法。
  在对四段模型不断改进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区域物流通道规划的四阶段模型,即物流生成、物流分布、供应链选择和物流分配。
展开
目录
1 区域物流系统规划概述及分析框架
1.1 区域物流系统的构成
1.1.1 区域物流企业组织
1.1.2 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平台
1.1.3 区域物流信息系统平台
1.1.4 区域物流政策环境
1.1.5 区域物流现代服务体系
1.2 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及基本方法
1.2.1 区域物流发展需求预测
1.2.2 区域物流节点规划
1.2.3 区域物流通道规划
1.2.4 区域物流网络规划
1.3 本书的分析框架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基本研究方法
1.3.3 区域物流系统规划步骤

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及相关研究
2.1 经济增长理论及相关研究
2.1.1 古典、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
2.1.2 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
2.1.3 输出基础理论
2.1.4 经济地理学与区际贸易理论
2.1.5 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
2.2 产业关联理论及相关研究
2.2.1 以科林克拉克为代表的产业发展形态理论
2.2.2 以列昂惕夫为创始人的产业关联理论
2.2.3 物流与产业结构关联机制的相关研究
2.3 空间结构理论及相关研究
2.3.1 经济学对空间结构的解释
2.3.2 区域空间结构要素理论
2.3.3 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2.3.4 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机制的研究
2.3.5 物流在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中的作用

3 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
3.1 输出导向型区域增长理论
3.1.1 传统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3.1.2 输出导向型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卡尔多模型
3.1.3 输出导向型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卡尔多-狄克逊-瑟尔沃尔模型
3.2 修正后的卡尔多-狄克逊-瑟尔沃尔模型
3.2.1 假设前提
3.2.2 模型的理论基础
3.2.3 卡尔多-狄克逊-瑟尔沃尔模型的修正
3.3 融人物流的区域经济增长累积模型
3.3.1 物流对技术变化率的影响路径
3.3.2 物流对生产成本的影响路径
3.3.3 物流对交易成本的影响路径
3.3.4 物流对出口产品的配套服务的影响路径
3.3.5 由物流引致的输出增长将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3.3.6 区域经济增长对物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3.4 天津市物流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3.4.1 数据的选取与样本数据的处理
3.4.2 天津市物流与城市经济增长的Granger因果检验
3.4.3 天津市物流与城市经济增长的一元线性回归计量模型
3.4.4 天津市物流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多元线性回归计量模型
3.4.5 天津市物流业产值的规模预测

4 物流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4.1 投入产出分析概述
4.1.1 产业关联的内涵
4.1.2 投入产出表及其基本假设
4.1.3 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
4.2 投入产出基本模型
4.2.1 投入产出的关联效应模型
4.2.2 投入产出的波及效应模型
4.3 物流业与各产业的投入产出实证分析
4.3.1 行业归类
4.3.2 物流业与12个产业部门的关联效应分析
4.3.3 物流业与12个产业部门的波及效应分析
4.3.4 天津市物流业投入产出分析及其比较

5 物流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关联机制
5.1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力机制及路径
5.1.1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力
5.1.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的路径
5.2 物流业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研究
5.2.1 物流业的经济特性
5.2.2 物流业对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的影响
5.2.3 物流业发展对集聚和扩散的影响
5.3 物流业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作用方式
5.3.1 物流网络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
5.3.2 物流信息技术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中的作用
5.4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对物流业的影响
5.4.1 分工和专业化促进区域物流的演进
5.4.2 集聚与扩散对区域物流发展的影响
5.4.3 基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的物流布局规划
5.5 天津市物流业与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化
5.5.1 天津市物流发展与布局现状
5.5.2 天津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5.5.3 天津市物流业发展与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的关系
5.5.4 基于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的物流业发展规划研究

6 区域物流系统动力学仿真
6.1 系统动力学的原理与建模方法
6.1.1 系统动力学理论概述及研究进展
6.1.2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及其适用性
6.1.3 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架构
6.1.4 系统动力学建模的一般步骤
6.1.5 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应用软件——VensimPLE
6.1.6 系统动力学在相关领域的研究
6.2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6.2.1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构成与作用关系分析
6.2.2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界定
6.2.3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物流间的因果关系
6.2.4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6.3 区域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实证分析
6.3.1 系统模型有效性检验
6.3.2 天津市滨海新区物流系统基本模拟结果分析
6.3.3 天津市滨海新区物流系统发展的政策模拟方案及结果分析
6.3.4 天津市滨海新区物流系统模型结果的综合分析
6.3.5 模型仿真结果对区域物流规划的启示

7 物流业竞争力的区域比较研究
7.1 竞争力评价的研究范式
7.1.1 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
7.1.2 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7.1.3 综合评述
7.2 物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7.2.1 物流业竞争力的五要素模型
7.2.2 物流业竞争力三级指标体系
7.3 物流业竞争力AHP评价方法
7.3.1 AHP评价方法简介.
7.3.2 物流业竞争力AHP评价模型
7.4 天津市物流业竞争力区域比较实证分析
7.4.1 省级地区物流业综合竞争力比较
7.4.2 三大经济区域物流业竞争力比较
7.4.3 环渤海地区物流业竞争力比较
7.4.4 产业竞争力比较对天津物流规划的启示

8 区域物流系统规划方法框架
8.1 基于区域产业的物流需求预测方法
……
9 天津市物流系统规划总体方案设计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