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联合概念框架与公允价值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6849156
  • 作      者:
    中国会计学会编
  • 出 版 社 :
    大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葛家澍 杜兴强 IASB和FASB的联合概念框架与基本会计准则研究
  张鸣 李增泉 陈瑜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计量问题研究——基于中国特有制度背景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为落实中国会计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科研规划,繁荣中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中国会计学会组织实施了财政部重点会计科研课题(2008)的研究。本次重点会计科研课题是针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和会计准则建设以及理论研究中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等予以立项的,共有25个课题项目、59个课题组中标。
  中国会计学会对所有立项课题进行了严格的跟踪管理。经过近一年的认真研究,绝大部分课题组较好地完成了课题预期的研究任务。自2009年3月开始,中国会计学会先后在北京、南京、南昌等地召开了4次课题结项鉴定会,与会专家对本次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每一份研究报告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根据报经财政部批准的课题评审结果,已有49个课题研究报告通过评审,其中14个课题被评为优秀。
展开
精彩书摘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计量问题研究——基于中国特有制度背景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课题主持人:张鸣李增泉陈瑜)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现行状况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浪潮。据德勤的一项报告指出,截至2008年8月,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实施或者宣布即将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我国财政部也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与IFRS高度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于2007年正式在所有上市公司中执行,其速度之快,令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惊讶①。而新会计准则体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引入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大量应用,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在计量观下,已经不能真实反映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其价值相关性受到理论和实务界的指责,因此,公允价值的采用是顺应金融、经济发展应运而生的产物。然而,自2007年美国爆发“次级贷”危机以来,全球金融海啸就呈现出不断蔓延与加速的趋势,像雷曼兄弟这样的百年老店也轰然倒下。在全球应对金融海啸、分析其原因之时,一些美国的银行家、金融业人士和国会议员将矛头指向了“公允价值”,此前作为防范金融风险利器的第157号美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在此轮国际金融危机中却被指责为“雪上加霜”甚至“落井下石”的“帮凶”。如果说在上一轮储蓄和贷款危机中,会计处理被指责为没能真实和迅速地反映金融机构财务状况,那么在这一轮“次级贷”危机中,会计处理却被指责为过于真实和迅速地反映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在美国围绕着金融危机的种种分析和指责的喧闹声中,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再次成为国际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展开
目录
IASB和FASB的联合概念框架与基本会计准则研究(课题主持人:葛家澍杜兴强)
前言
一、概念框架的含义——美国FASB先后提出的两个定义
二、美国的概念框架(财务会计概念公告)
三、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概念框架的特点
四、IASB和FASB“概念框架”联合项目
五、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
附录:概念框架等项目
参考文献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计量问题研究——基于中国特有制度背景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课题主持人:张鸣李增泉陈瑜)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现行状况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目的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构架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回顾
第一节  国外文献回顾
第二节  国内文献回顾
第三章 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会计计量与公允价值
第二节  公允价值的概念及特征
第三节  公允价值应用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
第五节  理论分析和制度背景
第四章 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
第一节  研究假说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三节  实证结果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市场环境对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
第一节  国内外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
第二节  采用公允价值的成本一收益分析
第三节  案例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允价值会计政策选撂的影响
第一节  研究假说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三节  检验结果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网络关系与公允价值
第一节  制度环境与网络关系
第二节  研究假说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四节  实证结果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