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基本原理<br>1.基本会计等式<br>2.扩展会计等式<br>3.借贷记账法<br>4.资金收付记账法<br>5.增减记账法<br>6.试算平衡公式<br><br>第2章 筹资与投资项目的计算公式<br>7.货币单利计算公式<br>8.复利终值<br>9.复利现值<br>10.每金终值<br>11.年金现值<br>12.长期债券成本率<br>13.优先股成本率<br>14.普通股成本率<br>15.平均资金成本率<br>16.应付票据资金成本率<br>17.自有资金成本率与借入资金成本率<br>18.留存收益资金成本率<br>19.资金来源结构<br>20.商业信用资金成本率<br>21.赊销商品资金成本率<br>22.融资租赁筹资资金成本率<br>23.固定资产平均年使用成本<br>24.销售百分比法<br>25.线性回归法确定投资规模<br>26.债券名义收益率<br>27.债券到期收益率<br>28.债券即期收益率<br>29.债券赎回收益率<br>30.债券出售者收益率<br>31.债券持有期间收益率<br>32.债券价格<br>33.债券估价模型<br>34.债券溢价和折价的摊销<br>35.股票收益率<br>36.每股收益<br>37.每股净资产<br>38.普通股市盈率<br>39.普通股市净率<br>40.股票的市场价格<br>41.股票的理论价格<br>42.股票价格指数<br>43.股票估价模型<br>44.投资内部收益率法<br>45.现值法<br>46.净现值法<br>47.投资回收期法<br>18.其他投资公式<br>49.投资现金流量<br>50.确定拟投资项目最优经济规模<br>5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额<br>52.投资完成进度<br>53.投资效率分析<br><br>第3章 原材料采购的计算公式<br>54.库存现金限额<br>55.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存货模式<br>56.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现金周转模式<br>57.最佳现金持有量的随机模式<br>58.最佳现金持有量的鲍曼模型<br>59.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因素分析法<br>60.企业未达账项的调节<br>61.支付能力及系数<br>62.流动资金周转次数<br>63.流动资金周转天数<br>64.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在仓储中的分析符<br>65.流动资金利润率<br>66.储备资金占用额<br>67.应付账款周转率<br>68.应付账款周转天数<br>69.应付票据贴现<br><br>第4章 生产业务的计算公式<br>70.发出材料先进先出法计价方法<br>70.发出材料一次加权平均法<br>72.发出材料个别计价法<br>73.发出材料计划成本计算公式<br>74.原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法<br>75.原材料定额费用分配法<br>76.原材料实际耗用量分配法<br>77.外购动力分配方法<br>78.计时工资的计算公式<br>79.计件工资的计算公式<br>80.折旧费用的分配<br>81.制造费用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br>82.制造费用生产工时比例法<br>83.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br>84.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br>85.辅助生产费用的一次交互分配法<br>86.辅助生产费用的计划成本分配法<br>87.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划分的计算公式<br>88.不可修复废品成本计算公式<br>89.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br>第5章 销售业务的计算公式<br>90.应收账款周转率<br>9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br><br>……<br>第6章 利润及其分配核账公式应用<br>第7章 财务报表项目的计算公式<br>第8章 税务会计核账公式<br>参考书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