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区域发展与创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799947
  • 作      者:
    张明龙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区域发展与创新》是浙江省重点学科“区域经济学”建设项目。
展开
作者简介
  张明龙,1953年3月28日生,浙江三门人。199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学完博士生课程,199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9年被评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000年入选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浙江省政协第七、第八届委员,中华诗词协会名誉副主席。现为台州学院副院长、省重点学科“区域经济”学科主持人,浙江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已出版《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等个人专著4部,《中国区域经济前沿研究》等主笔专著5部,参加撰写的著作1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Social Sciences in China》(1997年第4期)等发表论文、译文270余篇。有3篇论文呈中央政治局领导决策参考。荣获浙江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20多项学术成果奖。
展开
内容介绍
    《区域发展与创新》以现阶段区域经济运行和发展为基本背景,采取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吸取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界的有关研究成果,用锐意创新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深入探索了区域发展理论的思维脉络,区域发展规律和区域发展模式,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加强区域资源开发,吸收典型国家创新经验,增强国内自主创新能力等涉及区域发展、开发和创新方面的问题。阐明了许多大胆而新颖的观点,拓宽了区域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思路。《区域发展与创新》适合高校师生、经济工作者和政府机关人员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2.信息化对传统产业组织的改造。信息化的推进,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把不同产业、不同企业的产品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与企业内部的纵向管理控制机制,纳入网络化的计算机控制一体化制造系统中。同时,它又和企业集成、虚拟企业、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辅助后勤系统等共同组合成企业的自动化系统,并与Internet相连接,成为全球生产和销售系统的组成部分。这样,填平了传统产业组织形成的各种鸿沟。不同产业之间、不同企业之间、企业与市场之间,均由网络连为一体。就企业内部来说,从总经理、部门经理、车间主管、技术人员、一线操作工到销售人员,也都由网络联系在一起,他们尽管所在岗位不同,但可以通过网络相互沟通,彼此协调,不仅提高了经营管理效率,也大大增强了市场应变能力。(五)改造传统营销系统<br>    信息化改造传统营销系统的主要方法是:<br>    1.通过网络创立区位品牌。我国许多传统特色产品,是由众多中小企业共同制造的。中小企业依靠单家独户的力量,很难创造出有影响力的传统特色产品品牌。为此,可以运用信息化过程形成的网络技术,组建企业品牌网络俱乐部,发展和完善一定区域内中小企业的分工协作关系,使它们通过信息网络的联系共享品牌,赢得规模经济效益。网络化品牌俱乐部,表现为品牌所有者,是一个由内部网络相联结的企业成员共同体。每个成员企业,都有权使用网络俱乐部拥有的品牌为自己服务,但必须严格遵守网络俱乐部规定的产品原料、工艺、技术、质量、计量、卫生、安全、环保、性能、功用和包装等方面的标准。<br>    2.发展网上展销业。运用信息技术,精心组织举办各种网上交易会、展销会和科技交流会,通过传统特色产品的网上展销,扩大其市场影响力。<br>    3.发展电子商务。促使传统特色产品市场网络化。电子商务可以充分利用原有专业市场的资源优势,在互联网上构筑商务平台,发挥资源回流和产品扩散功能。<br>    ……
展开
目录
前言<br>第一篇 区域发展<br>区域发展理论演进的纵向考察<br>一、农业区域发展理论<br>二、工业区域发展理论<br>三、中心地发展理论<br>四、区域产业关联发展理论<br>五、区域增长极理论<br>六、区域发展阶段性理论<br>七、现代区域经济运行与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br>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因素<br>一、自然资源因素<br>二、人口资源因素<br>三、社会资源因素<br>区域经济发展规律<br>一、区域发展利益规律<br>二、区域非均衡发展规律<br>三、区域阶段性发展规律<br>四、区域主导产业优先发展规律<br>五、区域周期性波动发展规律<br>区域发展模式比较与选择<br>一、世界发展大趋势<br>二、区域发展模式比较<br>三、区域发展模式选择<br>推进区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br>一、建设区域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意义<br>二、区域先进制造业基地应该分类建设<br>三、加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科技创新<br>四、促使先进制造业基地向技术链高端拓展<br>五、提高区域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竞争力<br>六、实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全球化发展战略<br>制造业链式化转移探索<br>一、按照价值链进行的制造业转移<br>二、按照供应链进行的制造业转移<br>三、按照生产链进行的制造业转移<br>培育区域制造业龙头企业的案例分析<br>一、形成向区域龙头企业倾斜的发展政策<br>二、加强区域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br>三、提高区域龙头企业的信息化水平<br>四、完善以区域龙头企业为核心的集群结构<br>信息化带动区域工业化<br>一、信息化的内涵<br>二、信息化拓宽工业化的新空间<br>三、信息化推动高新技术和新兴工业发展<br>四、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br>产业聚集的溢出效应分析<br>一、企业之间的溢出效应<br>二、家庭之间的溢出效应<br>三、公共经济的溢出效应<br>四、产业聚集的溢出效应<br>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运行机理分析<br>一、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运行特征<br>二、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运行过程出现的拐点<br>三、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运行的内部制衡系统<br>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思索<br>一、大力培育植根于当地的制造业<br>二、充分挖掘当地特色产业潜力<br>三、不断拓宽招商引资空间<br>园林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案例分析<br>一、确立园林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br>二、增强园林生态城市的经济势能<br>三、挖掘有利于园林生态城市发展的特色经济优势<br>加快农村改革和发展<br>一、滇重稳妥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br>二、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br>三、搞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br>四、形成综合能力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br>五、加强人才培养和资产管理<br>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br>一、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消除户口壁垒<br>二、统一城乡财政制度,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br>三、统一城乡税收制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br>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br><br>第二篇 区域开发<br>经济区的内涵与划分原则<br>一、经济区的内涵<br>二、经济区的类型<br>三、划分综合经济区的一般原则<br>四、划分综合经济区的具体原则<br>五、划分经济区的指标<br>六、划分经济区的实践<br>我国古代农村土地开发思想管窥<br>一、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分类<br>二、依据农村土地区位差别核定税收数量<br>三、根据农村土地的区位特点建造农田<br>四、以农村耕地为基础建立国家行政区<br>韦伯工业布局论的结构考察<br>一、韦伯的运费最小工业布局论<br>二、韦伯.的劳动力费用最小工业布局论<br>三、韦伯的工业集聚布局论<br>四、产业布局指向论<br>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对策<br>一、区域生产力布局存在的问题<br>二、区域生产力布局不合理的原因<br>三、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对策<br>西部大开发应致力于发展区域主导产业<br>一、准确选定西部各区域的主导产业<br>二、以名牌效应推动产业结构优化<br>三、扶持骨干企业扩大规模和提高产品档次<br>四、形成有利于主导产业成长的新型银企关系<br>五、努力争取骨干企业的进出口经营权<br>六、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主导产业培育<br>西部大开发应突破资本瓶颈制约<br>一、铸造有理性的资本市场主体<br>二、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筹资功能<br>三、用活社会保障基金<br>四、大胆采用BOT引资方式<br>……<br>第三篇 区域创新<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