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社会,人类的定居(建筑材料、取暖)、熟食、制陶(包括加工颜料等)中火的广泛应用(包括巫术、宗教等社会活动用火),消耗着大量的植物和矿物燃料,进一步释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
农业技术使人类获得稳定的食物,并促成人类数量激增和创造力(包括破坏力)的突进。为了生存,经过繁衍产生的数量庞大的人类,无休止地重复他们的上一辈所从事的事业。这样一代一代的往复循环最终导致了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温室效应在工业革命以前其实就已经初见端倪。
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后,人类开始进入机器时代,现代文明也开端于此。从那个时候开始,无数只有传说或者神话中才存在的事情,一件件发生在人们的身边,从蒸汽机开始,汽车、轮船、飞机等相继出现。从此,人们开始享受舒适优雅的生活,无数以前人类认为无法逾越的障碍,都获得了轻而易举的解决,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但工业革命除了给人类带来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以外,也使我们的自然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明显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的恶果。自19世纪70年代有科学记载以来,地球温度一直在不停的上升。由于气温升高,近年来,各国自然灾害的发生已经越来越频繁,破坏程度越来越严重。人类对自然犯下的过错,已经开始受到自然的惩罚。那么,人类做错了什么呢?也许下面三种行为是最明显的。
展开
——电影人 李连杰
低碳生活,从日常生活习惯做起,从我做起。
——阳光文化基金会 董事局主席 杨澜
“低碳”是一种新的理念和生活方式。
——万科董事长 王石
环保是一辈子的事情,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地球的卫士。
——影视演员 周迅
低碳生活,从日常生活习惯做起,从我做起。
——影视演员 李冰冰
希望唤醒人们对低碳生活的向往,激发我们向生态、宜居的生活方式的转变。
——影视演员 李小璐
阐发低碳理论。高瞻人类未来。
——社会学家 邓伟志教授
本书站在低碳研究的前沿,用前瞻的目光审视中国低碳未来之发展,深入浅出,是专业人士和社会各界值得一读的好书。
——环境法学专家 张梓太教授
正视历史的沉疴,描绘转型期中国经济发展之方向,涉掠法律、经济乃至日常生活低碳之要素。民众可知。低碳就是“细枝末节”;政府可悟,低碳总是“行动为王”;学者可思。低碳还需“洗心革面”。
——环境法学专家 吕忠梅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