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世纪中国经济重大问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891517
  • 作      者:
    郭飞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郭飞,祖籍浙江东阳,1952年7月5日生于吉林省长春市。长期在高校任教,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常务理事和首都经济学家论坛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国际直接投资。独立或主持承担国家、部委、高校科研课题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权威或重要报刊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50余篇(几乎全是独撰的,其中有近40篇被《新华文摘》或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独撰、主编、合撰公开出版的专著、教材等20余部。独立获得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颁发的北京市第九、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优秀著作二等奖(第一作者)等多项省部级科研与教学成果奖,9次独立获得北京高校政治经济学优秀论文一等奖。1992年8月,被评为北京高校首批(青年)学科带头人;1998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展开
内容介绍
  《新世纪中国经济重大问题研究》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借鉴与吸收国内外经济理论研究的优秀成果和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开放型经济条件下所有制结构改革、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就业、引进外资及对外直接投资等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观点和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的新对策。
展开
精彩书摘
  然而,迄今为止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实践已经表明:社会主义经济不是产品经济,而是商品经济;除特殊时期以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应是或不是计划经济体制,而是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有制经济中,对马克思揭示的按劳分配的实质(既否定剥削,又否定平均主义)必须加以坚持,否则就根本谈不上坚持按劳分配,也谈不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即社会主义公有制)。然而,必须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有显著的差别,从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具有许多新特点,其主要表现为:
  1.实行按劳分配的主体是企业。马克思原来设想,在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条件下,由于实行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劳动者的联合劳动是全社会范围内的联合劳动,全社会是一个生产单位和分配单位,因而实行按劳分配的主体是社会(或国家)。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公有制采取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基本类型,社会主义联合劳动主要表现为企业范围内的联合劳动,各个公有制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因此,企业便成为实行按劳分配的主体。当然,国家仍要对公有制(特别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个人收入分配进行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必要和合理的宏观调控。
  2.按劳分配体现的利益多元性。马克思原来设想,社会主义经济利益结构是二元利益结构,即只存在社会(国家)利益和劳动者个人利益。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主义企业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从而社会主义经济利益结构至少是包括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劳动者个人利益的三元利益结构。不仅如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利益又可以相对地区分为中央利益和地方利益;劳动者个人利益又可以相对地区分为经营者利益、科技人员利益、一般管理者利益和直接生产者利益等,其复杂程度远远超出马克思当年的预见。
展开
目录
上篇 基本经济理论研究
深化中国所有制结构改革的若干思考
坚持我国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正确方向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股份制若干问题探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创新刍议
我国当前失业六大特征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选择性失业
试论分配方式的决定和制约因素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
我国现阶段分配原则与分配制度的多维视角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基本理论的若干思考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新思考
关于国际价值理论的两个问题
马克思、列宁的资本输出理论与当代国际投资

下篇 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若干思考
承前启后的宏伟纲领
实施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并举的新战略
中国失业:现状、特征与对策
以人为本与适度就业
中国个人收入分配:成就、问题与对策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双重影响与对策
对“以市场换技术”方针与涉外税收超国民待遇的再思考

附篇
高校文科教师科研之道探微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课程研讨型教学模式探索
附录:我的主要科研成果目录(1984年以来)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