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幸福指数下降 在经济学上,幸福就是欲望得到满足,可以用效用的大小来衡量。无论是效用还是幸福,都是人们的主观心理体验与感受。因此,幸福本身是观测不到的,可观测的只是人们表现出来的幸福感。
追求幸福作为文明社会人类的价值取向,婚姻市场的交易行为具有典型的消费品市场特征而非要素市场特征。交易行为一旦达成,就形成了一个受法律保护的垄断f生契约——结婚证。红杏出墙则是对性资源垄断的侵权。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园”作为现代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尽管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制度安排,但竞争性的婚姻市场制度故有的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势力的存在,市场失灵在所难免。当园内的红杏认为没有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当边际效用递减,当资源出现闲置和浪费,当现实的收益低于预期的收益,当供求失衡时,婚姻当事人必然产生幸福感的降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搭便车行为必然出现,产生性资源与情感资源的溢出效应。
萨缪尔森的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效用越大欲望越小越幸福。
但是,人类的欲望从来都是无止境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说明了这一点。
在婚姻的边际效用递减,而欲望膨胀的时候,资源的选择性经营受婚姻制度约束,通过红杏出墙的地下黑市交易来增加边际效用和幸福感就成了一些人理性的选择。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来,婚姻可以视为一种男女双方情感资源与性资源的一次性交易,都期望从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性交易活动中终生受益。但是,一旦交易实现,婚姻经济正式运行,摩擦力、不和谐、维护费、管理费、效用递减、预期收益等不确定因素增加。油然而生的常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云云的感慨,少女时代的美丽梦想化作哀怨的叹息,不可名状的冲动抑制不住的穿破平静的湖水,荡起层层涟漪。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竞惜起相思。夜深人静,人们离自己的灵魂最近。无论是留守女士,还是老公长期在外奔波功名利禄,表面虽然平静如水,内心深处却袭来阵阵忧郁、孤独和无奈。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 人性的弱点和女人挡不住甜言蜜语的诱惑,追求幸福的本能,强烈地支配着跃跃欲试的越墙冲动。弗洛伊德认为,生命是本能的冲动,本能的冲动是性的冲动,本来的我以追求心理与生理的幸福快乐为原则。加之女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聪明的男人深谙此道。见到女人,就说她长得漂亮,如果她不漂亮,就说她有气质,如果她没有气质,就说她温柔,如果她不温柔,就说她可爱,如果她不可爱,就说她聪明等等。还有诸如遇上你是一个美丽的意外,认识你是一片美好的未来,爱上你是一种美妙的无奈,忘掉你是我一生最残酷的失败。这样的话让缺少爱情滋润的寂寞女人听来能不动心吗? 家中红旗不倒,家外彩旗飘飘,成为一些人追求的时尚生活。更有甚者,将偷情行为用诗化的语言称为艳遇而不是外遇。
现代人面临着太多的诱惑,婚外恋的比例越来越高,而人们对于婚外恋所持看法也愈加倾向于接受和认可。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认为婚外恋“作为婚姻生活的一种情感补充,虽不道德,但可以理解”的人占25.3%,而总体上对婚外恋持默认宽容态度的共占38.8%。
毋庸置疑,红杏出墙的风险是巨大的,后果是严重的。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风险越大,收益越大,幸福指数越高。红杏出墙可以被看做是为追求短期或长期的性福和幸福为目标,在现行婚姻制度之外,以自我性资源与情感资源为资本的隐蔽性地下投资与交易行为。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又似乎都在经历不幸。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并不能保证获得更多的幸福,一些人反而会精神空虚。人们如何才能走向升华而不是堕落?对一些人而言,似乎是一种两难抉择。
经济增长带来财富的骤增,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尽情享受生活乐趣和追求精神生活升华的双重走向同时出现。一方面,灵与肉的交融,财富与智慧的联姻;另一方面,堕落、沉沦如影随形,空虚与绝望相伴相生。
红杏出墙,从社会伦理道德角度看是应该受到谴责和鄙视,但从经济学角度看,其存在是必然的,今后也不大可能会因为人们的谴责与鄙视而消失。在婚姻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决策主体,人人都有选择与追求幸福的权力,我们提倡在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与幸福最大化时,以不伤害他人的效用与幸福为前提,这确实是一个两难选择。
当婚姻制度的城墙成为追求幸福与快乐的屏障时,骑在城墙上享受城内与城外乐趣的人必然出现,拆墙或穿墙行为的发生也就不足为怪了。最有效的规避方法应该是互相关爱、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进一步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约束,才能减少出轨或出墙的几率。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