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党政干部读本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88969
  • 作      者:
    林汐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党政干部读本》: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必须使党政领导干部的理念符合低碳经济的运行规律。
展开
内容介绍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党政干部读本》内容简介:气候变化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我国发展影响深远;应对气候变化有利于提高国家竞争力,加快低碳技术创新。当前,发展低碳经济是保护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契机,已经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重要工作。<br>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党政干部读本》根据近年来对气候变化以及低碳经济的前瞻性研究,站在俯瞰全球创新竞争大格局的高度,从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意义、概念内涵、发展现状、发展模式选择、社会生活方式、争议与分歧、发展战略八个方面。系统而详尽地介绍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知识,并阐释了我国的战略选择及其实施,为广大党政干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应对气候变化、积极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新颖的视角。
展开
精彩书评
    应对气候变化,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考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国内和国际、当前和长远,全面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以保障经济发展为核心,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努力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不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改善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胡锦涛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但是,我们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1990至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在如此长时间内这样大规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温家宝

  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方面是积极主动、严肃认真的。
  ——习近平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生存危机:人类需要低碳经济<br>    第一节 经济发展要以保障人类生存权为前提<br>    生存权是最基本的人权,也可以被理解为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其中,营养问题、健康问题、住房问题和生计问题都可以被看作是生存权的内容。<br>    世界经济在工业革命后的几百年中得到快速发展,人类用智慧推动了人类文明前进,科技迅猛发展也为全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与财富。但由于对资源、能源过度开发、消耗,地球碳排放剧增25%,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严重威胁了人类生存;又由于能源、资源的使用造成的水、空气、土地、光电、核辐射等污染引起的生物链与食物链破坏,导致人类对由此引起的多种疾病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依然束手无策。它们对人类杀伤力甚至可能远比碳排放严重。另外,由于对资源、能源未能有序科学利用,50年后石油将消耗一空。上述困境和难题将引发人类生存权的问题。<br>    人类的过度欲望导致过多商品的产生,商品生产必然需要能源消耗的实现。化石能源是目前能源的主要形态。它的消耗使碳排放超量,碳排放超量直接引发全球气温升高,全球气候变暖将严重影响人类生存;反之,要确保人类生存,就必须控制气温升高,降低碳排放,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遏制奢侈商品的生产,调整人类消费生活方式。也就是说,威胁人类生存的根源就是人类过度欲望本身,而人类过度欲望导致了人类生存的危险。<br>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生存危机:人类需要低碳经济<br>    第一节 经济发展要以保障人类生存权为前提<br>    第二节 气候变暖: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br>    第三节 低碳——开启文明发展新境界<br>    知识链接<br>    地球生态系统正在逼近九大极限<br>    <br>    第二章 世界大势:低碳经济渐成全球共识<br>    第一节 世界走向低碳经济<br>    第二节 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主要驱动力<br>    第三节 全球低碳经济渐人佳境<br>    第四节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新政”正席卷全球<br>    知识链接<br>    《京都议定书》简介<br>    <br>    第三章 读懂“低碳”:一种文明的转型<br>    第一节 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br>    第二节 低碳经济的内涵<br>    第三节 低碳经济的本质<br>    第四节 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br>    知识链接<br>    低碳经济、绿色发展成为2010年博鳌亚洲论坛主题词<br>    <br>    第四章 何去何从:可持续发展与我们的现实抉择<br>    第一节 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br>    第二节 低碳经济的“中国足迹<br>    第三节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的必然选择<br>    知识链接<br>    上海借“世博会”契机推进低碳城市建设<br>    <br>    第五章 低碳模式: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br>    第一节 低碳经济:催生发展模式之变<br>    第二节 以核心技术和新兴产业引领模式之变<br>    第三节 中国向低碳模式转型之路任重道远<br>    知识链接<br>    中国低碳经济概念五大板块<br>    <br>    第六章 低碳社会: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将改变<br>    第一节 低碳生活:一种新的生活方式<br>    第二节 让低碳理念融人百姓生活<br>    第三节 低碳消费方式:低碳生活的重要环节<br>    第四节 践行之路:培养低碳责任<br>    知识链接<br>    低碳生活中的衣食住行<br>    <br>    第七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意志”与中国选择<br>    第一节 聚焦哥本哈根:人类拯救地球的一次重要会议<br>    第一节 同一个地球与共同的责任<br>    第三节 争议与分歧:掌握低碳经济话语权<br>    第四节 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选择<br>    知识链接<br>    “气候门”事件<br>    <br>    第八章 探索中国特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br>    第一节 低碳之路决定中国的发展前景<br>    第二节 以调整能源和产业结构为重点<br>    第三节 推进低碳制度创新,加强法律体系建设<br>    第四节 “碳政治”与我们的战略抉择<br>    知识链接<br>    低碳经济低碳陷阱?<br>    附录<br>    低碳经济大事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