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读懂凯恩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571341
  • 作      者:
    姜达洋著
  • 出 版 社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姜达洋,男,1978年出生于江苏沭阳,1996年9月至2000年7月就读于南京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赴广东短暂工作一年多后,又选择辞职考研,于2002年考入天津商业大学产业经济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师从刘书瀚教授,2005年6月获得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至今。2007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思想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贾根良教授。近5年来,在产业政策,创新政策,商业经济等领域先后发表文章40多篇,参与教育部与省级课题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从思想上来看,亚当·斯密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创始人,他所提出的“看不见的手”也构建起了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而凯恩斯革命则摆脱了对于斯密经济理论的盲目追随,其主张利用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思想,又奠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本书为“读懂经济学大师系列”之一,对凯恩斯其人以及经济学理论作了详细的介绍,是广大读者掌握和了解凯恩斯的一本好书。
展开
精彩书摘
    1906年,意气风发的凯恩斯参加了文官考试,并梦想着考入英国财政部成就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也许是当时负责文官考试的财政部官员无法理解已经崭露头角的凯恩斯新颖的经济思想的缘故,他自认为最强的数学和经济学都成绩平平,尤其经济学的成绩竟然是他所有成绩中最差的一门。很多年以后,再和朋友谈起此事的时候,凯恩斯仍然愤愤不平地说,也许那些考试官员对于经济学的理解还不如当时他这个年轻人懂得多。然而得益于逻辑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科目都顺利拿到第一的名次,使得凯恩斯在这次文官考试中的总成绩仍然名列第二,只是与他梦想中的财政部职位失之交臂,最终只能进入相对不重要的印度事务部担任一名下级职员,由此开始他的政治生涯。<br>    在印度事务部任职时期,凯恩斯的工作非常轻松,基本上每天就喝喝茶,看看报,聊聊天,并没有太多的实质性的工作。为了不虚度时光,凯恩斯选择把他最主要的精力都放到了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上,他把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在自己的博士论文的撰写上,并利用这段时间赢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当然,这一时期的从政经历在凯恩斯的一生中并非是完全没有意义,他增加了对于印度社会的了解,尤其是对于印度金融制度的改革、金汇兑本位制的价值的兴趣,为他后来的经济研究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素材。<br>    看着自己心爱的弟子在一个不能发挥自身价值的工作岗位上无所事事的浪费着自己的青春,一直很欣赏凯恩斯的马歇尔老师觉得很是心痛,于是他再三建议凯恩斯辞去公职,并为他保留了一个在剑桥大学讲授经济学的教师工作。1908年,在马歇尔的多次邀请下,也出于对印度事务部平淡工作的失望,凯恩斯暂时放弃了从政的梦想,辞去了印度事务部的工作,回到母校剑桥大学任教,走上了职业经济学家的道路。<br>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凯恩斯一直梦想成为一名政治家,然而由于各种阴差阳错的原因,在考取文官以后他却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当他决定放弃自己的政治家梦想返回母校担任大学教师之后,无意之间又重新走上了政治家的人生道路,甚至一度成为当时英国政府的高官。<br>    由于凯恩斯在经济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表现,同时又得到当时社会上最为权威的经济学家马歇尔的青睐和帮助,他逐渐在英国的经济学家的圈子中取得了很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开始以经济学专家的身份参与很多政府部门的经济决策,以一种新的方式重新继续他的政治家生涯。<br>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作为当时英国社会中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被邀请进入他一直梦想的舞台——英国财政部,从事战时的经济事务决策与协调工作。在一战结束后,他还被任命为英国财政部的首席代表出席了巴黎和会。战争结束后,强烈的报复心使得当时几乎所有的英国政府官员,包括普通英国公众,都极力主张向战败的德国索取巨额赔偿金,以弥补英国在战争中巨大的军费开支和战争损失。然而作为英国在巴黎和会谈判过程中的最高负责人,凯恩斯却看到,当时战胜的协议国所提出的250亿英镑的赔偿金额,远远超过了战败的德国政府的承受能力,必将导致德国经济的崩溃。与此同时,德国为了筹集战争赔款,就不得不竭力扩大自己的出口贸易,必将在国际市场上产生对英国产品的强有力的竞争。<br>    另一方面,在当时的金本位制的货币制度下,英镑与黄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如果要向德国索取过多的战争赔款,在大量德国战争赔款涌入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英国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急剧增加,这就有可能造成英国英镑的大幅贬值,会给英国带来极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可能会摧毁英国的经济。因此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言论,公然批评要求德国巨额赔偿的社会舆论。通过与主张高额战争赔款的当时社会主流思想的多次论战,逐渐奠定了他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声誉,使得他被更多的英国民众所认识。<br>    然而,凯恩斯的观点并没有被巴黎和会所接受,各战胜国仍然坚持向战败的德国索取巨额战争赔款。也正由于自己的意见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1919年6月他愤然辞去在英国财政部的职务,重新返回剑桥大学任教。<br>    心不有甘的凯恩斯回到剑桥大学后,没有老老实实的当他的经济学老师,而是在剑桥开设一门新课“和约的经济意义”,对于当时的巴黎和约进行抨击,并对未来的经济形势表示担忧。因为当时剑桥的学生们都迫切想了解凯恩斯这位当时最具声誉的经济学家是如何看待战后国际关系的,想听听他这个当事人对于巴黎和约的最为专业的评论,这门课一时间居然成为在剑桥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课,每次上课时教室总是挤得站无立锥之处。<br>    一战结束后,伴随着德国战争赔款的大量涌入,在获胜的协议国中果然出现了凯恩斯所提到的通货膨胀及经济衰退。事实充分证明了凯恩斯独到的经济分析视角,这也为他在经济理论学界赢得了更为深远的国际影响。<br>    在一战结束之后,随着对于当时金融制度与经济危机的深入分析,他开始探索是不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政府政策重建国际金融制度,推动经济增长。在这段时期,他开始把目标集中到了自亚当·斯密时代开始就在英国所确立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上了,开始公开攻击古典经济学的市场机制原理,主张通过政府投资公共建设来增加就业,利用政府干预来弥补私人市场经济的不足,把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结合起来。正是在这一时期,他的“看得见的手”的思想开始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起来。凯恩斯也开始从一名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家转变为一名西方经济理论的革命者。这一时期的研究为他以后提出“看得见的手”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凯恩斯是个什么样的人<br>第一节  谁是凯恩斯<br>第二节  凯恩斯到底革了谁的命<br>第三节  凯恩斯的传奇经历<br>第二章  凯恩斯革命与现代政府职能<br>第一节  亚当·斯密想象中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什么样的<br>第二节  古典经济思想如何解释市场供需的关系<br>第三节  凯恩斯如何解释经济危机的产生<br>第三章  “看得见的手”与经济增长<br>第一节  凯恩斯教导我们如何应对生产过剩<br>第二节  市场机制为什么难以保证充分就业<br>第三节  “看得见的手”对于就业与增长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br>第四章  “看得见的手”与消费者理论<br>第一节  什么决定着我们的消费决策<br>第二节  为什么越是有钱的人越小气<br>第三节  如何才能实现扩大内需的目标<br>第五章  政府采购与扩大内需<br>第一节  为什么我们需要政府采购<br>第二节  我们需要哪些公共采购<br>第三节  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br>第六章  “看得见的手”与投资理论<br>第一节  是什么影响着我们的投资决策<br>第二节  我们的投资行为存在什么规律<br>第三节  政府应该怎样来影响社会投资<br>第七章  公共投资与扩大内需<br>第一节  为什么我们如此期待万亿投资计划<br>第二节  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是一回事吗<br>第三节  我们应该如何规范公共投资<br>第八章  “看得见的手”与货币理论<br>第一节  我们为什么愿意持有货币<br>第二节  为什么向银行贷款要支付利息<br>第三节  三大心理规律是如何导致需求不足的<br>第九章  税制改革与扩大内需<br>第一节  税制改革也能扩大内需吗<br>第二节  大家为什么希望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br>第三节  政府补贴为什么可以增强个人消费能力<br>第十章  凯恩斯思想的死穴<br>第一节  是凯恩斯主义导致的政府破产吗<br>第二节  应该如何弥补财政赤字<br>第三节  凯恩斯主义的危机源于何处<br>第十一章  凯恩斯主义的复苏<br>第一节  我们还需要“看不见的手”吗<br>第二节  为什么我们还需要“看得见的手”<br>第三节  市场机制与政府管制的协调<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