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活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人类的经济活动存在于时空中。任何经济活动的出现和发展都具有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在人类经济活动的时间序列上留下很深的“烙印”。任何经济活动都不能离开某一特定空间,任何经济活动最终都在某一特定空间上留下其“影子”。在这种时空中研究人类的经济活动,正是经济学本来的含义。
然而,两个多世纪以来,主流经济学一直忽略空间因素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其祛除了经济现象的空间维度,因而具有明显空间维特征的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变成了没有任何空间维的一个点,研究的只是这些点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又因为经济活动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空间维的缺失,主流经济学认为曾在某一个点上出现过的经济现象,在另一个点出现时都具有相同的特征,这等价于发达国家的任何案例都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
与此相反,政策制定者一直关注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早在18世纪后半期,美国为了使经济摆脱对英国的依赖,时任总统汉密尔顿主张提高关税。在19世纪,欧洲国家通过血腥扩张占领了世界市场,这对欧洲国家工业经济的发展与稳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20世纪中叶,为实现欧洲一体化,《罗马条约》提出了缩小区际经济差距和发展落后地区经济的目标。在20世纪末期,美国总统候选人佩罗特反对美国和墨西哥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声称贸易协定将导致就业机会的南迁。20世纪末,中国领导人为缩小日益扩大的区际差距,提出了协调发展、城乡统筹的战略口号。在2l世纪头几年,日本政策制定者因日本产业的“空洞化”而极为苦恼。显然,政策制定者所关注的是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活动的规模和性质。
不同水平、不同密度的经济活动与某一特定空间的结合,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世界经济,也造就了类型众多的“块状经济”。从学科角度来看,这种经济活动与空间的结合,产生了区域经济学这一新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因此,对经济活动与空间结合规律的研究,或者对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规律的研究,就成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尽管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很短(只有50多年),但区域经济学已经成为具有坚定的发展方向和巨大研究潜力的经济学科之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