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向志愿军学习:打造不畏牺牲,最有战斗力的必胜团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054414
  • 作      者:
    李庆山著
  • 出 版 社 :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军史专家精心打造的首部红色励志经典,最伟大的精神力量!
    激励企业员工、学生部队指导战员战胜艰难险阻!
    战无不胜的精神·所向披靡的团队
    忠于理想、不畏牺牲、艰苦奋斗、为国为民、深明大义、威武不屈、钢铁纪律、敢于胜利、绝对忠诚、高效执行等人民军队具有的品质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任正非 郑永刚 王石 任忘强 等十大“军人企业家”强力推荐
    人民解放军在近一个世纪的光辉历程中,先后吸引了数千万中华优秀儿女加入。
    人民解放军在制度建设、执行力、团队激励、变革创新等方面,是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是永远值得学习的楷模!
展开
作者简介
    李庆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战略研究员,大校军衔。长期从事国际军事、国防、战争战略、军史研究,著有多部学术著作和数十部军事科普读物,曾获军队学术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多项荣誉。
展开
内容介绍
    志愿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之师,它英勇抗击武装到牙齿的敌人,用自己的热血书写了对祖国人民的忠诚,为新中国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向志愿军学习》详细介绍了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期间的所立下的非凡战功,志愿军所做的巨大牺牲及其所表现出来的钢铁意志和必胜决心。
展开
精彩书摘
    1  发扬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精神
    国家的安全、人民的幸福,是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对战争、支持和平,是共产主义者的历史责任。因此,为了正义事业和尽共产主义者的责任,既需要爱国主义,也需要发扬国际主义精神。这在志愿军这里就得到了很好的统一。志愿军出国作战,任务异常艰巨复杂,为使广大指战员正确认识抗美援朝作战的正义性和必要性,以高昂的战斗情绪投入战斗,志愿军普遍深入地进行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教育。
    1950年10月9日、16日,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分别在军以上和师以上干部会议上,传达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关于组织志愿军出国作战的决定,进行政治动员。22日,志愿军政治部发布动员令,要求全军指战员发扬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保证初战获胜。各部队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中心内容,深入进行热爱祖国、热爱朝鲜、热爱世界和平和仇视、蔑视、鄙视美帝国主义的教育,使广大指战员认清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认清抗美援朝与保家卫国的一致性,增强了敢打必胜的信心,极大地激发了指战员们的战斗积极性。
    10月25日,志愿军发起第一次战役,初战告捷,将“联合国军”打退至清川江以南地区。第二次战役,志愿军把“联合国军”打退至“三八线”以南地区,扭转了朝鲜战局。在胜利面前,针对部队中出现的轻敌速胜及害怕艰苦的情绪,志愿军党委要求部队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加紧准备再战。各部队运用多种形式,深入进行战争形势教育,使指战员认清了战争的艰苦性和长期性。
展开
目录
1 发扬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精神
把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统一起来
爱国成就伟业

2 不怕困难,不惧强敌
抗美援朝时中国的困难与党中央的态度
志愿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在冰天雪地里熬过一个个寒冷长夜
美军的“绞杀战”与志愿军的钢铁运输线
面对美国的细菌战
人要知难而讲

3 因地而变,机动灵活
依据变化改变计划

4 拼命杀敌,勇夺胜利
英勇杀敌、勇夺胜利的几个故事

5 避强击弱,扬长避短
志愿军扬长避短的经验

6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耐劳
彭德怀说志愿军“气多钢少”
挖出一条“地下长城”
坑道里的战斗
一个苹果的故事
吃苦耐劳是成就事业的基础
向志愿军学习,艰苦奋斗

7 团结协作,众志成城
用鲜血结成的友谊和团结,是保证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没有后方的保障,就没有前方的胜利
全国人民成为志愿军的坚强后盾
踊跃参军参战,奔赴朝鲜战场
积极捐款购买飞机大炮,改善志愿军装备
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大量物资支援前线
感动人心的历史画面
团结就是胜利
我们需要团队精神

8 坚守纪律,凝结友谊
毛泽东对志愿军的要求
爱护朝鲜人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邱少云为了遵守战场纪律
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
罗盛教的故事
大同江上情意长
在离开朝鲜的日子里
任何组织都必须讲纪律

9 选用强将,善遣精兵
首批入朝的部队
彭德怀第一个人朝、闯虎穴见金日成
大智者唯才是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