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兵临城下:中外历史上的经典攻坚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538783
  • 作      者:
    薛慧槟编著
  • 出 版 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战争的进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通往胜利的路上必定会有敌军的堡垒横亘在面前,这时攻坚战发生了。城市、要塞、险滩、要道等都可能会是横亘在胜利之路上的堡垒,要想取得胜利,必须从它们身上跨过去,否则就将功亏一篑。
展开
精彩书摘
  危难之际显身手
  土木之败,消息传来,满朝震惊。当时京城只有弱兵数万,形势危急。一些官员主张迁都南逃,主持兵部事务的侍郎于谦以“京师为天子之根本,一动则大势去矣”为由,拒绝迁都,并献策召天下勤王兵,誓守京城。皇太后、监国邸王朱祁钰和大多数大臣支持于谦的主张,遂定战守,调兵备战。
  八月二十一日,朝廷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指挥军民守卫都城。
  按照明朝的体制,兵部尚书是不能直接指挥军队的。为此,朝廷授予于谦“提督各营军马”的重任,命在京的各营将领皆接受其节制。将士凡有违抗军令者,于谦有先斩后奏之权。于是,于谦担负起了全权指挥北京保卫战的重任。为了守卫京师,他的主要作为有:
  第一,着重整顿、充实京军。京军的主力在土木堡之战中覆没后,京城只剩下部分守城部队。为了迎接战斗,于谦重组京军。他急调两京、河南的备操军,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的大军,以及浙江兵来到北京,使京城兵力由数万人迅速增加到二十二万多人,形成了兵力数量上对于瓦剌军队的优势。并派监察御史白圭等15名重要官员,前往京畿、山东、山西、河南等地招募兵员,进行应急训练,以备补充。
  第二,拥立代宗朱祁钰。明英宗被俘,也先手里有了要挟明朝的资本,只要另立新君,也先就不能再以英宗来影响战争的走势。
  在于谦和大臣的坚持之下,朱祁钰勉为其难,这便是明代宗。
  第三,除王振余党。宦官王振可以说是导致土木之变的直接责任人。正是他不顾众议,策动英宗亲征。
  有明一朝,宦官专权始于王振。据说,明初朱元璋曾于宫内立铁牌,禁宦官干政。建文帝控制宦官也很严。正因为如此,在靖难之役中多有内宦逃至朱棣军中,密告朝中虚实。朱棣登基后,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不再只任内廷打扫事务。王振本来是个读书人,于永乐朝入宫。因为他具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很快就崭露头角,后来掌司礼监,成为“内相”。英宗对他很是尊重,不呼其名而称之为“先生”,对他言听计从。因此,朝中许多人都投靠到他的门下。
  土木战败、英宗被俘的消息传入北京后,众官群情激愤,请族诛王振。此时王振的余党锦衣卫指挥使马顺上前叱骂驱逐朝臣。大家对马顺平日里倚仗王振而狐假虎威的作为早已看不顺眼,现在见他仍旧气焰嚣张,丧师辱国的怨气统统指向了马顺。群臣义愤冲天,不顾大臣的体面,一拥而上,拳打脚踢,竟然在左顺门将马顺活活打死。随后,众人又将王振余党宦官毛贵、王长随从内宫中要出,乱拳打死,悬尸于东安门外示众。监国的朱祁钰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惊慌失措,想要退走。这时于谦上前拦住朱祁钰,请求他宣布马顺等人论罪当死,参与殴杀的众大臣无罪。情势这才稳定下来。大家退出左顺门时,吏部尚书王直用力握住于谦的手,感叹地说:“国家正要靠先生您了。今天的情势,即使有一百个王直也处理不好。”正是在国难当头之际,于谦挺身而出,以社稷安危为己任,为百官所倚重。
  第四,在粮食储备和运输方面,当时,供应北京的粮食有数百万石储备在东郊的通州,可供京师军民一年的食用。由于按照常理短期内无法将其运到北京,有人担心被瓦剌利用,主张将这些粮食烧毁。于谦不同意。他认为,这些粮食是宝贵的财富,是京城保卫战的重要物质基础。如果没有粮食,军队就会不战自溃。因此,他采用了一切措施运粮。除官府征用的500辆大车昼夜运粮外,还动员百姓及官兵的家属、亲友自备车辆前往通州运粮。并提出,对运到北京20石以上粮食的人,除运费外,另发白银一两,以资鼓励。重赏之下有勇夫,在于谦的督促下,运粮队伍川流不息,昼夜往返。不几天工夫,就把通州的几百万石粮食运进京城并储备起来,从而使军心大振,也稳定了民心。在此基础上,于谦还下令,官兵皆预支半年禄饷,众人皆欢呼雀跃。
展开
目录
兵锋所向——利剑直指对手心脏
软弱和愚蠢造就的耻辱——靖康之变
自掘坟墓的“海上盟约”
第一次东京保卫战
第二次东京保卫战
文弱书生力挽狂澜——北京保卫战
于谦其
土木之变
危难之际显身手
北京保卫战
天国的覆灭——天京保卫战
安庆保卫战
湘军总攻
天京合围
内城鏖战
“浪漫”屈服于“大炮”——德军攻陷巴黎
几易攻略
装甲集群长驱直入
哭泣的凯旋门
冬天的神话——莫斯科保卫战
从“巴巴洛萨”到“台风”
上帝再次眷顾莫斯科
希特勒很生气
“喀秋莎”在怒吼
日耳曼云端战鹰翱翔——苏军攻人柏林
雄兵压境
突击,向柏林前进
锋利的空中之剑
柏林上空的激战

险关要隘——通往胜利的必经之地
六年攻坚战,成就大元朝——襄樊之战
择“襄”易攻略
襄樊外围争夺战
外援难挽败局
提锋饮血败贼寇——台儿庄会战
临危受命,李宗仁挂帅出征
临沂序战,台儿庄大战的序曲
台儿庄大战,血肉铸就国魂
关门战役——锦州之战
孤立锦州
困兽犹斗
血战锦州
月圆之夜开启的序幕——济南战役
济南战役作战部署
总攻,在月圆之夜开始
攻克商埠之战
内城争夺战
恐怖的“绞肉机”——凡尔登战役
德法同时瞄上的地方
惨烈的拉锯战
人间地狱

水火交融——海滩大江边的鱼死网破
胜负早已注定——淝水之战
吓人的97万
北府精兵
淝水对峙
战争变成了赛跑
天下三分的关键——赤壁之战
北地局势
联吴之计
赤壁鏖兵
日寇没落的开始——中途岛海战
战云笼罩中途岛
情报的先手
第一攻击波
日航母损失惨重
美日攻守易势
火海拉锯——瓜岛争夺战
瓜岛争夺战
东所罗门海战
机场血战
圣克鲁斯海空大战
瓜岛海战
收复瓜岛
决定性的二十四小时——诺曼底登陆
长达两年的筹备
登陆前奏
激战滩头
德军的反击

孤注一掷——战争局势在这里转向
破釜沉舟逐秦“鹿”——巨鹿之战
巨鹿守将
诛梁困赵
楚国内讧
狭路相逢勇者胜
楚汉争雄的拐点——成皋之战
狼烟未散纷争又起
西楚霸王步步紧逼
成皋争夺定乾坤
深远的影响
自由之战——葛底斯堡战役
战争中的人
猝不及防的遭遇战
地利决定了战争走向
独立日前夜的决战
用鲜血换回的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
贼心不死,希特勒再挑战端
判断失误,苏军陷入灾难
挥兵猛进,斯大林格勒危在旦夕
千里驰援,王牌师仗剑显身手
苦战无功,保卢斯渐生怯战心理
陈仓暗度,朱可夫全线大反攻
进退失据,保卢斯大难临头
尘埃落定,法西斯再遭重创

英雄问鼎——一战定天下大势
霸王悲歌——垓下之战
战略失策
鸿沟和议
绝境求生
陷入重围
英雄末路
毕其功于一役——汉漠北之战
经济上的先手
血战漠北
牧笛代狼烟
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
依托大江苟延残喘
针锋相对定攻略
天堑变通途
传奇之叹——滑铁卢之战
东山再起
暗度陈仓
不完美的利尼之战
决战滑铁卢

群雄逐鹿——称霸道路上的里程碑
大雪满刀弓——定襄之战
突厥的兴盛
定襄袭击战
东突厥的灭亡
天心终难测——高加米拉之战
天意难违
针锋相对
高加米拉神话
战略家的辉煌——汉尼拔坎尼之战
雷霆之子
剑拔弩张
坎尼大战
“生命之路”的“火花”——列宁格勒保卫战
疯狂的“巴巴洛萨”计划
苏联缺乏足够的警惕
希特勒大兵压境
兵临列宁格勒城下
拉多加湖的“生命之路”
“火花”战役复仇
最后的胜利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