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法官的思维与技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04860
  • 作      者:
    马军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马军,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官。荣获“全国优秀法官”“中国政法十大英杰”“北京市十佳法官”“北京市海淀区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曾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庭长,从事民事审判工作16年,在民事专业化审判方面进行研究,审理了大量医疗事故、消费者权益、名誉权、肖像权、房地产、劳动争议、网络侵权等诸多类型的疑难重大影响案件。连续四届论文在北京高院学术论文研讨中获奖,多年为北京市法院系统新进人员和新任法官培训授课,并曾在北京大学、政法大学讲授司法实务。参与撰写《法官的逻辑》《医疗侵权案件认定与处理实务》《新闻侵权研究新论》《中国新闻侵权案件精选与评析》等书。
展开
内容介绍
    法官职业是这样的一种工作,人们认为它不仅要有一套系统的法律知识,还要求高度专业和成熟的法律适用技能,即超出一般的、非同寻常的诀窍、经验以及“聪明才干”。因为,法官要创立法和公正,要使它们得到信任和尊重。
展开
精彩书摘
    在庭前诉讼保全环节,提示法官注意以下重点问题:<br>    1.收到保全申请后,停止其他诉讼活动,尤其是通知另一方当事人的工作,先着手进行保全工作;<br>    2.注意审查是否属情况紧急,如情况紧急,依《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当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立即开始执行;<br>    3.法官应当审查申请保全财产的具体内容,有的保全申请书仅写明要求保全被告多少数额的财产,没有具体提供银行账号或房产等有形财产,造成无法实现保全;<br>    4.法官应当审查所保全财产的权属,当事人可能申请对案外人的财产进行保全,对此法院应当要求当事人提供所保全财产的权属证明,或调查核实是否是被告的财产;<br>    5.法官应当审查被保全的财产状况,如所保全财产有可能变质、腐烂、造成各种损耗,那么如何保存,法官应当提前考虑;<br>    6.法官应当让当事人提供担保,以保证被申请人的财产遭受损失时,可以主张赔偿;<br>    7.法官应当审查申请财产保全的案件是否是具有给付等可执行内容的诉讼,如不涉及赔偿的确权之诉,就没有必要采取保全措施;<br>    8.对于申请保全的案件,法官应当让申请人交纳保全费,保全费按其所保全财产价值进行计算;<br>    9.对于已经采取保全案件措施的案件,法官最好有个提示记录,因为保全不能是无限期的,限期快到时,应当询问当事人是否继续保全,法院依申请及时办手续进行续冻、续封等工作;<br>    10.对于已经被查封、冻结的财产,不得重复查封、冻结,但在执行中,对于将要查封、冻结财产价值高过此前查封、冻结限额时,可查封、冻结,还可以按时间依次排序查封。
展开
目录
法官的困境与走出(代序)<br>第一章 法官的庭前准备技能<br>第一节 阅卷审查<br>一、开庭前的两种误区——“无备而审”和“先入为主”<br>二、阅卷的好处——避免走冤枉路<br>三、阅卷应当审查的7个主要问题<br>第二节 开庭前工作部署<br>一、常规的庭前工作安排<br>二、开庭前程序保障工作的安排<br>三、开庭前追加必要的当事人<br>四、庭前及时诉讼保全和先予执行<br>第三节 庭前证据交换<br>一、庭前证据交换的6种方式<br>二、庭前证据交换的流程<br>三、法官主持证据交换的技巧<br>第四节 送达<br>一、立案后送达注意事项<br>二、电话通知当事人的技巧<br>三、选择正确的送达方式和避免差错<br><br>第二章 法官的庭审技能<br>第一节 组织和驾驭庭审<br>一、宣布开庭<br>二、法庭调查的驾驭<br>三、庭审质证的驾驭<br>四、法庭辩论的驾驭<br>五、宣判<br>第二节 应变和处置庭审突发事件<br>一、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br>二、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判<br>三、违反法庭规则的处理<br>四、临时提出新的诉讼请求<br>五、开庭时提出延期举证或提交新证据<br>六、未到庭与退庭的处理<br>第三节 法官对庭审的综合控制<br>一、及时、准确概括庭审要点<br>二、在庭审中冷静决断<br>三、体现法官的形象与权威<br><br>第三章 法官的裁判技能<br>第一节 对法律事实的认定<br>一、法官们难以了解的事实真相<br>二、造成法官认定事实不确定的六大因素<br>三、法官如何把握自由心证<br>第二节 法官对证据的裁判能力<br>一、举证责任的归属判断<br>二、如何运用自由心证识别伪事实<br>三、司法鉴定的判断和运用<br>第三节 法官解释和适用法律的思维<br>一、法律有规定吗?法律禁止吗?<br>二、换一种思维方式思考<br>三、上位法与下位法、一般法与特别法<br>四、适法时不脱离现实<br>五、对法条的解释和适用体现价值判断<br>六、法律空白时依据法的精神<br><br>第四章 法官的裁判文书写作技能<br>第一节 裁判文书的结构、语言规范和论证<br>一、裁判文书的结构和技术要求<br>二、裁判文书的语言规范<br>三、裁判文书论证技能的提高<br>第二节 制作裁判文书的常见错误<br>第三节 裁判文书写作基本素质<br>一、文字表达与法官思维<br>二、通过阅读模仿开始写作<br>三、准确掌握和运用法律概念<br>四、培养不断学习法学知识的能力<br>五、合理安排写作时间<br>六、优秀文书需要修改<br>七、裁判文书如何避免差错<br><br>第五章 法官的诉讼调解技能<br>第一节 当事人追求调解、和解的本质<br>一、不是所有的案件都能够调解<br>二、利益最大化是当事人的追求<br>三、“囚徒困境”的博弈与当事人规避风险的最佳选择<br>四、信息的不对称对调解产生重大影响<br>五、调解中法官的位置<br>第二节 从当事人角度分析成就调解的9种因素<br>第三节 从法官角度谈调解、和解的多种技巧<br>一、合适的语言方式<br>二、把握当事人的心理和诉求<br>三、赢得当事人的信任<br>四、巧妙利用其他社会力量<br>五、多种调解方式<br>第四节 法官在调解中的自我保护<br>一、调解自愿原则<br>二、调解合法性原则<br>三、不能调解的案件和调解内容的扩大<br>四、避免因陈述观点引发投诉的方法<br><br>第六章 法官对待诉讼当事人的技能<br>第一节 法官与当人沟通的七门艺术<br>一、善于倾听<br>……<br><br>第七章 法官的调研宣传能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