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德国流通式不动产担保物权制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10533
  • 作      者:
    黄家镇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黄家镇,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民法教研室教师;先后于西南政法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2000年)、法学硕士学位(2004年)和法学博士学位(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获第四届“佟柔民商法学优秀博士论文奖”。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法基础理论、民法哲学、法史学。工作语言为德语、法语和英语。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流通式不动产担保物权制度为考察对象,着重探讨其历史演变、理论基础以及实证法上的制度构成。其内容主要涵盖了作为该制度理论基础的形式主义、抽象理论的逻辑与历史构成;作为《德国民法典》不动产担保物权制度范式的流通抵押权的制度构成与历史变迁;源于日耳曼古法的土地债务的历史命运;作为不动产担保物权关联证券化流通主要代表之一的抵押债券制度的构成及与美国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的异同等内容。
展开
目录
引言<br>第一章 流通式不动产担保物权之历史溯源(一):古代与中世纪<br>第一节 日耳曼法上的独立担保物权制度<br>一、不动产质<br>二、不动产质的法律性质:纯粹的物上责任<br>三、泛灵论、象征形式主义与独立担保物权<br>四、小结<br>第二节 中世纪封建法上的土地负担制度<br>一、形式主义与封建土地制度<br>二、土地人格化与土地负担的抽象化<br>三、土地负担的种类<br>第三节 城市法上不动产担保物权制度<br>一、新质<br>二、高利贷问题与定期金买卖的起源<br>三、定期金买卖的法律结构<br>四、小结<br>第二章 流通式不动产担保物权之历史溯源(二):近代<br>第一节 罗马法继受时代的德意志不动产担保物权制度<br>一、罗马法继受的背景及过程<br>二、罗马法继受对德意志不动产担保法的影响<br>三、不动产担保法的改革与融合<br>第二节 梅克伦堡邦法中的不动产担保物权制度<br>一、梅克伦堡邦法上的抵押权立法<br>二、1819年《骑士地产抵押权法令》与1829年《城市登记簿法令》<br>三、1848年《骑士地产抵押权法修正令》<br>第三节 普鲁士邦法上的不动产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至18世纪末)<br>一、18世纪中叶之前的发展<br>二、18世纪下半叶的发展<br>第四节 19世纪德国不动产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br>一、发展的背景<br>二、抽象理论与不动产担保法的改造<br>三、1872年《普鲁士土地所有权取得法》<br>四、德国民法草案中的不动产担保物权体系<br>第三章 流通式不动产担保物权之基础理论<br>第一节 不动产担保物权之形式化<br>一、形式主义原则的内涵<br>二、登记公示制度与形式化的不动产担保物权<br>第二节 不动产担保物权之抽象化 <br>一、从属性原则与不动产担保物权的流通<br>二、无从属性与抽象原则<br>三、BGB中不动产担保物权按抽象程度不同的分类<br>第三节 不动产担保物权之证券化<br>一、形式主义原则与证券的历史发展<br>二、有价证券的抽象构造技术<br>三、不动产担保物权证券化概述<br>四、BGB中不动产担保物权按证券化程度的分类<br>第四节 不动产担保物权之顺位固定化:所有权人<br>不动产担保物权<br>一、顺位固定规则与所有权人不动产担保物权<br>二、所有权人不动产担保物权的法律性质<br>三、所有权人不动产担保物权的种类<br>四、所有权人不动产担保物权的效力<br>第四章 BGB中流通式不动产担保物权之范式分析:流通抵押权<br>第一节 流通抵押权的形式结构<br>一、流通抵押权登记<br>二、抵押权证券<br>三、抵押权证券与相似概念的区分<br>第二节 流通抵押权的转让<br>一、流通抵押权转让的一般规则<br>二、流通抵押权的善意取得<br>第三节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流通抵押权<br>一、不动产担保物权流通之机构化<br>二、不动产担保物权流通的理想模式<br>三、流通抵押权的范式化:法学理想对现实政治的妥协<br>四、小结<br>第五章 BGB中流通式不动产担保物权之实践中的僭越:土地债务<br>第一节 独立式土地债务<br>一、土地债务的法律性质<br>二、土地债务的设定<br>三、土地债务的转让<br>四、土地债务的清偿<br>五、所有权人的异议与抗辩权<br>第二节 担保式土地债务<br>一、担保式土地债务的本质<br>二、土地债务与担保契约<br>三、担保式土地债务的转让<br>第三节 担保式土地债务实践僭越的原因<br>一、担保式土地债务与最高额抵押权<br>二、担保式土地债务与分期付款抵押权<br>三、担保式土地债务与“隐蔽最高额抵押权”<br>四、担保式土地债务与共同担保<br>五、小结<br>第六章 流通式不动产担保物权之结构金融化演变:从直接证券化到关联证券化<br>第一节 不动产担保物权直接证券化的阈限<br>一、成本与普及度问题<br>二、显名与否的问题<br>三、流通能力问题<br>四、小结:不动产担保物权直接证券化的“两难”<br>第二节 不动产担保物权关联证券化<br>一、不动产担保物权关联证券化的历史发展<br>二、德国抵押担保债券的基本结构<br>三、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简介<br>第三节 德国模式和美国模式比较<br>一、证券化的制度结构不同:表外模式与表内模式<br>二、债券清偿的财产基础不同<br>三、抵押品价值评估的法律条件及贷款限制不同<br>四、抵押品资产池能否置换不同<br>五、总结<br>附论:我国流通式不动产担保物权制度之构建<br>一、历史回顾<br>二、我国不动产担保物权流通化的现实需求<br>三、我国流通式不动产担保物权制度的方案选择<br>附录<br>一、德国抵押权证券<br>二、德国土地债务证券<br>三、德国抵押担保债券<br>参考文献<br>一、中文类参考文献<br>二、外文类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