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立法平等问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479654
  • 作      者:
    粟丹著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粟丹,侗族,贵州镇远人,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专任教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2007年9月至2009年8月的博士后研充人员。主要研究法理学、法人类学。曾在《法学论坛》《甘肃政法学院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代表作品有《和谐社会呼唤立法平等》《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平等思想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历史深处看法人类学——以法人类学与法史学之联系为视角》《从款约的发展看侗族法文化的变迁》。
展开
内容介绍
    《立法平等问题研究》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规范分析法、价值分析法等方法,从平等与立法平等、立法平等的理论价值、立法平等的现实意义、立法平等的实证考察和立法平等的实现几方面,结合我国有关立法现状,运用法理学、立法学和宪法学等法学理论来探讨立法平等问题,并提出立法应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br>    《立法平等问题研究》可供法学学习者、研究者参考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具体来说,本书所称立法平等,是指立法应当顺应平等原则的要求,对于所有类属相同的人,都赋予平等的权利,并为他们行使权利创设平等的机会。换言之,对于类属相同的人,法律应当一视同仁,为他们设定平等的权利、义务及责任;而不得给予不合理的差别对待,不能对任何人有任何的歧视,也不能让任何人有任何的特权。<br>    当然,一视同仁不等于“一刀切”,立法平等也不等于不加区别地平均分配权利及义务。柏拉图曾说:“对一切人不加区别的平等就是不平等。”对于那些因为客观条件的巨大差异而在事实上处于不平等状态的人们,法律应当给予适当的区别对待,以便达到实质上的平等。因此,立法平等应当是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的统一,既要注意一般情况下的无差别对待,又要注意特殊情况下的区别对待,即做到“相同情况相同对待,不同情况不同对待”。<br>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们的平等观和平等需求也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昨天认为是平等的立法,今天看来很可能觉得不再平等。所以,立法平等只能是一种相对的平等,而无法达到绝对的平等。三、相关研究综述<br>    在我国,关于立法平等问题的讨论与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有着紧密联系,可以说是不同时期法制观念的写照。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法学界针对法治与人治、法的阶级性与社会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的继承性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
展开
目录
导论<br>一、问题的缘起<br>二、概念的界定<br>三、相关研究综述<br>四、研究方法<br>五、本书的结构<br>第一章 平等与立法平等<br>第一节 平等概说<br>一、经济学意义上的平等<br>二、基督教意义上的平等<br>三、政治哲学意义上的平等<br>四、法律意义上的平等<br>第二节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r>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确立<br>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与范围<br>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包括立法平等<br>第三节 立法平等的含义<br>一、立法的相关概念<br>二、关于立法平等的主要观点<br>三、立法平等的概念<br><br>第二章 立法平等的理论价值<br>第一节 立法平等是平等原则在立法上的体现<br>一、作为法律原则的平等<br>二、立法平等是贯彻平等原则的首要环节<br>第二节 立法平等是落实平等权的立法保障<br>一、平等权的一般理论<br>二、平等权的实现有赖于立法平等<br>第三节 立法平等是法律正当性的内在要求<br>一、法律应当具有正当性<br>二、立法平等是法律正当性的重要基础<br><br>第三章 立法平等的现实意义<br>第一节 立法平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br>一、市场经济的本质<br>二、市场经济呼唤立法平等<br>第二节 立法平等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br>一、法治的一般理论<br>二、建设法治国家需要立法平等<br>第三节 立法平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br>一、和谐社会的本质<br>二、和谐社会呼唤立法平等<br><br>第四章 立法平等的实证考察:以我国立法为例<br>第一节 平等原则在我国立法中的体现<br>一、平等原则在宪法上的体现<br>二、平等原则在民法上的体现<br>三、平等原则在刑法上的体现<br>四、平等原则在诉讼法上的体现<br>五、平等原则在其他法律上的体现<br>第二节 有悖平等原则的若干立法<br>一、公司立法<br>二、破产立法<br>三、税收立法<br>第三节 不平等立法的原因分析<br>一、传统观念的影响<br>二、意识形态的限制<br>三、法律移植中的文化冲突<br>四、立法体制的缺陷<br><br>第五章 立法平等的实现<br>第一节 强化平等意识<br>一、平等意识的现实意义<br>二、如何加强平等意识<br>第二节 转变立法观念<br>一、以往立法观念之检讨<br>二、立法观念的更新<br>第三节 加强立法民主<br>一、立法民主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内容<br>二、立法民主的要求<br>结语<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