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法律热点面对面:2010-2012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320570
  • 作      者:
    凌锋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深入浅出解读法律热点,动态关注中国法治进程,党政干部学习培训,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公检法司理论学习,公考申论复习指导。
展开
内容介绍
  法制日报社总编雷晓路先生、副总编张亚先生,从法治与媒体两方面,都提出了很多令编者在《法律热点面对面(2010-2012)》编撰以及日常工作中都获益匪浅的意见、建议;对传媒与法治关系有深入研究的司法部司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司法》副总编刘武俊先生,从普法等角度对《法律热点面对面(2010-2012)》风格提出了宝贵见解;多次在“两会”新闻中心担任领导职务的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副所长卓培荣先生的许多指点,更是提高了编者深入理解有关立法新闻的能力……领导、专家、学者的关注与支持增强了《法律热点面对面(2010-2012)》的权威性,也让人感觉到社会各界对法治建设的热忱。
展开
精彩书评
  在法学已经成为显学的当下,具有“中国问题意识”才能有效建立、完善有本土性的法学知识体系,就此而言,在鲜活的本土新闻中解读、探讨法律热点,显然是本书一次创新的尝试。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 王利明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治建设需要法学家著书立说、辛勤耕耘,需要法律职业共同体积极实践,同样也需要全社会参与,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而参与的第一步应是对社会不断发生的法律热点难点的一定把握。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龙翼飞
  在党的十七大积极倡导“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时代背景下,法治领域已呈现不断扩大公民法治参与的新气象。普法本身就是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事业,具有中国特色的普法活动的最佳策略就是”走群众路线”。本书以新闻为切入点梳理法律热点,在普法的同时也具有了某种意义上的史志价值。这也印证了卢梭的一句经典名言: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心里。
  ——司法部司法研究所研究员 刘武俊
展开
精彩书摘
  1 和谐需要黑恶必除、除恶务尽——关注“打黑除恶”专项斗争
  打击黑社会性质犯罪并不是新话题,对于有组织性犯罪的惩治历来是政法工作的重要内容。然而,2009年以重庆为代表的打黑活动还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不仅因为重庆打黑涉及面广,更因为牵涉官员级别较高且不少为政法系统干部。
  打黑除恶的历史背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来自欧美和港台的黑帮影视让人们对当代黑社会有了较为感性的认识,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利益纠葛纷繁难辨,内地以黑社会性质犯罪为代表的有组织犯罪也逐渐发展起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恶性发展之势,对我国社会秩序稳定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由于新旧体制转换中社会机制的相对薄弱,家庭和学校教育及预防控制等方面存在疏漏,使黑社会性质犯罪成为当前危害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黑社会性质犯罪并不能等于黑社会犯罪,虽然二者在本质上是共通的,但是两者处于有组织犯罪的不同发展阶段。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1997年我国刑法修订后新设立的罪种,它包括3个罪名——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入境发展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手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我国刑法第294条规定的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一般应具备以下特征:(1)组织结构比较紧密,人数较多,有比较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有较为严格的组织纪律;(2)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得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3)通过贿赂、威胁等手段,引诱、逼迫家工作人员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或者为其提供非法保护;(4)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范围内,以暴力、威胁、滋扰等手段,大肆进行敲诈勒索、欺行霸市、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
展开
目录
1 和谐需要黑恶必除、除恶务尽——关注“打黑除恶”专项斗争
打黑除恶的历史背景
重拳出击的重庆打黑
相关阅读:外媒看重庆打黑
清楚认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
2 房产新政:但愿天下居者有其屋——关注楼市调控
2010版国十条:身负厚望,面临挑战
我国房地产发展的历史
房地产调控须多方配套
相关阅读:2010房地产调控政策集萃
3 立法跟进,消除城市发展之痛——关注拆迁立法
时代巨变中的拆迁立法
拆迁缘何纠纷多发
以完善立法为核心,多方并举
相关阅读:国务院拟修改《拆迁条例》,展开前期调研
4 赔偿,以国家之名——如何准确理解《国家赔偿法》?
《国家赔偿法》的历史发展过程
我国现行《国家赔偿法》的主要内容
需要与时俱进的国家赔偿制度
2010年《国家赔偿法》修改亮点
相关阅读:灵宝发帖案当事人王帅获国家赔偿
5 行政法治的新期待——孕育中的行政程序法、行政强制法
行政程序法:效率与公平须兼而有之
行政强制法:规范中确保实现行政目标
相关阅读:首个地方性行政程序规定:《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行政强制法三审稿亮点
6 《选举法》修改:民主政治的发展——如何全面看待《选举法》修改?
我国《选举法》的发展历史
我国选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2010年《选举法》修改亮点
相关阅读:关于城乡人口比例问题
7 对社会关系的第二次调整——认识《侵权责任法》需要了解什么?
《侵权责任法》的发展历程
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
《侵权责任法》亮点所在
8 社会发展的“稳压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开放健全的社保体系如何构建?
社会保险法治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险法治的发展
制度不断跟进的社会保险法治
社保基金要不断强化监管
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险法治建设
相关阅读:五大保险规定构筑社会安全网
9 医疗改革是全民健康的重要保证——在医疗改革中如何才能分享改革成果?
医疗体制改革的发展过程
五项重点改革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以人为本实现新医改的均等化
相关闭读:中国医疗改革将切断以药补医
我国正式启动覆盖13亿人口的庞大医改计划
新医改与世卫组织倡导原则一致
10 每个人都相关:土地流转制度新发展——如何准确把握改革中的土地流转制度?
我国土地制度的发展过程
我国土地制度面临的挑战
健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相关阅读:部委或将联合清理小产权房
11 城市管理到底该怎么管——城市管理怎样才能实现法治化目标?
城管是什么:备受争议的城管
城管困境:受到质疑的合法地位
城管未来:路在何方
相关阅读:引发争议的《城管执法操作实务》
城管改革新尝试:监察对象将锁定权属部门领导
12 依法打造透明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意义何在?
政府信息公开是时代发展和社会民主的必然要求
有关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不懈探索
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制度设计
不得不说的信息公开与保密法制
政府信息公开是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
相关阅读:北大教授申请公开高速公路收费信息
1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丰富内涵
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相关阅读:2009年全国人大成就
外国学者赞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 从容应对危机的法治保障——《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哪些理论与实践?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必要性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主要制度
《突发事件应对法》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阅读:“兼听”才能在突发事件中处变不惊
15 官员财产申报法治之路——我国财产申报有哪些渐进发展轨迹?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反腐倡廉有效制度的保障
我国现行财产申报制度的缺失
公众知情权与官员隐私权的博弈
完善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相关阅读:政府“全裸”第一例
新疆阿勒泰地区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亮点
16 公平税负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个人所得税亟需完善哪些方面?
个人所得税的重要作用
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中存在的问题
完善个人所得税,实现公平税负
相关阅读:我国将全面实行个税全员全额申报征税起征点小常识
……
17 用法治为爱心善助力
18 休假促进生产力发展
19 应时而生的经济宪法
20 护佑食品安全的法律之剑
21 维护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基础性法律规范
22 用法律保障生活安全感
23 谁动了你的信息
24 2010年人大立法机关工作规划亮点
25 热点法治事件综述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