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援助是二战后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援助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或者作为援助者,或者作为受援者,或者兼事援助与受援,几乎所有的主权国家和重要的国际组织均涉及国际援助。作为经济治国方略的一种形式和实现国家对外目标的重要手段,对外援助模糊了“高政治”和“低政治”的分界线,进入了国际关系学界的视野,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题域。援助的动机和实质问题是对外援助的国际关系理论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形成了两种相互竞争的解释模式,即“援助国利益”模式和“受援国需求”模式。但两者有一个共同的假定,即由于总体权力的差距,在援助问题领域,援助国居于主导地位,而受援国居于被动地位。但是这种观点常常与对外援助的内在逻辑和援助的实践相抵触。就援助中的利益关系而言,援助毕竟不同于武力侵犯和征服,而是以资源的让与性转移为特征,援助行为不可能在援助国单方受益的情况下发生;就权力关系而言,在具体的援助问题上,受援国往往拥有与其总体实力不成比例的优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