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战后中日关系:“不正常”历史的过程与结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15703
  • 作      者:
    刘建平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在中国舆论热烈拥抱“全球化”的21世纪初,中日关系因为“靖国神社问题”坠入“冰川期”,尤其两国的民意调查、网络言论、街头行动更突显“相互嫌恶”的特征。既然“人民友好”失去了统计学支持,那么据其立论的战后中日关系史之“人民”所指是谁?“友好”的逻辑何在?我们不得不从这种基本概念的“考古学”着手,以实证的历史学和结构分析的国际政治学重建中日关系的知识体系;而由此更发现,1950年代以来的中日关系其实一直呈“周期性恶化”的发展特征。“周期性恶化”特征提示了“人民友好”表象下的战后中日关系有着不良的历史连续性结构;只有把握它,才能克服政治话语失效和历史叙事断裂的危机,才能在基于可靠知识的合理逻辑上尝试“新思维”。
展开
作者简介
    刘建平,法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教授。1994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硕士课程毕业后赴日本国立宇都宫大学留学:2003~2007年攻读北京大学与早稻田大学联合培养国际政治学专业博士课程,在早稻田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留学两年。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政治、中日关系与中国政治、外交,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国际政治研究》、《开放时代》等多种学术刊物发表专题论文50余篇,有论著《新中国的原点》和译著《日本新保守主义》、《日本人的战争观》出版。
展开
内容介绍
    《战后中日关系:“不正常”历史的过程与结构》由于美国主导的旧金山和会把中国排除在战胜国对日交涉之外,中日“战争状态”持续20余年,到1972年才实现“邦交正常化”;并且仍然不幸的是,具有了邦交形式的中日关系反复受到“历史问题”的控制而呈现国家外交对抗和民众情绪对立的僵局。政治“议和”之后历史“和解”的“烂尾化”综合症,考验着政治家的外交能力;而把“不正常”中日关系对象化的知识阐释和思想把握,则是学术所必须面对的挑战。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  东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新中国对日外交的原型<br>    在战后中日关系史上,尤其在1950年代,中日交流的形态是“人民外交”;而中国方面是积极的主张和推动者,“中日友好”和“人民外交”成为中国对日外交政策话语的两个基本原理。那么,既然中国是日本侵略战争的受害者,为什么一方面控诉其战争罪行,一方面又把“中日友好”作为对日政策原则?外交本来是国家政府之间的政治行为,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在中日关系上特别强调“人民外交”,把“人民”看作外交的主体?如果不能系统地回答这两个问题,便不能准确地理解战后中日关系。<br>    但这是仅仅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中日关系历史所不能回答的。必须注意到,在20世纪的前大半个时期,左右东亚国际关系的要素之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日、苏三国共产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及战后初期有着密切的情报交流、政治合作与援助关系,这是战后中日关系生成的重要历史渊源。特别是作为长期共产党革命结果的新中国,其外交政策并非新中国成立初期突然形成的;革命过程中经历的对外工作和党际关系以及由此积蓄的对外认识等,构成了新中国外交思想和体制的基础。毛泽东之所谓“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不仅是革命领袖分析形势的理论框架,而且是基本的历史事实,因此可以说也为后世的学术研究提示了方向。自然地,为了深入研究、准确理解中国对日政策和战后中日关系,不能单是考察1949年以后的中国外交史和中日关系史,还有必要把东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体制下的中国革命过程纳入学术视野,通过探索新中国史前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日本研究、日本认识以及梳理中日苏三党的关系,从历史的连续性角度把握新中国对日外交和战后中日关系的源流。
展开
目录
第一章导言:历史再探讨的意义和理论新思维的可能性<br>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br>(一)中日关系论的意义危机<br>(二)战后中日关系史研究存在的问题<br>(三)战后中日关系研究对学术发展的意义<br>二学术史与研究概观<br>(一)中国方面的研究概述<br>(二)日本方面的研究概述<br>(三)先行研究的比较特征<br>三研究方法与结构内容<br>(一)研究方法<br>(二)资料<br>(三)本研究的基本结构与内容<br>第二章东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新中国对日外交的原型<br>一野坂参三的延安活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日本认识<br>(一)野坂参三与中共日本研究的开端<br>(二)野坂参三对中共日本认识的影响<br>(三)中国共产党的日本认识及其历史局限性<br>二新中国的“一边倒”国际战略与对日外交的始动<br>(一)苏联、斯大林与新中国的对日政策原则<br>(二)新中国对日外交的起步<br>(三)亚洲冷战体制与新中国对日外交的目标、模式<br>第三章冷战国际政治体制下“人民外交”的展开及其挫折<br>一人民友好意义的“人民外交”<br>(一)协助日侨回国<br>(二)“人民间”贸易协议<br>二以民促官意义的“人民外交”与冷战体制的结构性障碍<br>(一)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提出<br>(二)以民促官遭遇困难:美国因素和台湾问题<br>第四章政治经济“分离”与“不可分”的原则较量<br>一日本的敌视、蔑视立场与中国对日外交的政治整顿<br>(一)引爆中日关系的导火索:从“刘连仁事件”到“长崎国旗事件”<br>(二)厘定原则:中国对日政策调整的过程与逻辑<br>二政治经济分离:国民外交攻势下人民外交的民间化转型<br>(一)贸易三原则——国民外交取代人民外交<br>(二)民间贸易体制的确立——政治经济分离<br>三政治经济不可分:军国主义复活危机中人民外交的复权<br>(一)军国主义复活:冷战转型期的东亚政治和历史心理<br>(二)象征对抗:民间贸易的再“人民外交”化<br>第五章邦交正常化:“法律解决”与“政治解决”的攻防<br>一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问题把握<br>(一)作为“战后处理”程序象征的“日中关系正常化”<br>(二)作为“唯一合法”主权确认的“恢复中日邦交”<br>二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的过程分析<br>(一)“政治解决”的思路与试探<br>(二)“法律解决”的战术与效果,<br>第六章结论:中日关系的历史连续性结构和周期性恶化的原理<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