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城乡养老保障模式比较硏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587350
  • 作      者:
    赵曼??吕国营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赵曼,女,1952年出生,湖北老河口人,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就业和社会保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银行合作课题以及省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5部.主编教育部统编教材5部,各类成果获省部级科研奖7项。
    吕国营,男,1966年出生,河南南阳人.经济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疗保险研究所所长,《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编委。三年来,先后在《经济学动态》《财政研究》《财贸经济》《中国行政管理》《经济管理》《中国社会保障》《中国医疗保险》等刊物发表关于医疗保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的学术论文多篇。出版《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等专著和教材,主持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一项。曾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署名2)。
展开
内容介绍
    传统的养老保障旨在解决老年人的温饱问题,仅关注狭义的资金保障。进入21世纪,养老保障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养老保障阶段,需要从广义的、积极的角度研究城乡养老保障模式。由赵曼编著的《城乡养老保障模式比较研究》主要遵循两条研究主线:一是把传统意义的资金保障扩展到实物需求,再扩展到实物供给,多层次对比城乡养老模式的差异;二是从单纯的物质供养拓展至物质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保障层面,突出城乡老年人社会参与在积极养老保障中的重要性。
    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对“老”进行解构和重释。与衰老不同,“老”是一个相对的、主观的、动态的概念,其社会意义远高于生理意义。基于这个逻辑起点,对养老保障进行分析与拓展,以对比分析城乡养老保障模式。《城乡养老保障模式比较研究》分为四大部分、八章内容。第一部分是理论分析,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围绕“老”的概念进行解构与重释,对养老观念与养老方式,不同养老方式的实现途径、适用条件和利弊等问题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关注狭义的老年人养老保障,侧重理论分析,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研究资金问题的重要性、以房养老在养老保障中的适用性、庞氏骗局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演变历程以及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等问题。第三部分分析广义的养老保障,侧重实证分析,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主要基于实证数据,比较城乡老年人养老方式差异及其原因。第四部分包括第七章和第八章。主要分析城乡老年人社会参与,这是老年人精神慰藉的最高境界。其中,第七章比较城乡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第八章进行专题讨论,集中讨论了“啃老”、老年人自杀、养老机构的社会参与和丧葬等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同样,如果社会都认同“养女防老”,那么“养女防老”也会成为一种均衡,并稳定下来,问题是,为什么这种情况没有发生呢?换言之,为什么我国传统的养老观念是“养儿防老”,而不是“养女防老”呢?究其原因,首先与生产能力有关。在传统社会最重要的生产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产品是农产品,最重要的财富就表现为粮食和各种食品,在这种状态下,体力劳动很重要。所以,在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传统农业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就是男劳力。当然,人们还会饲养一些大牲畜作为对劳力的替代,相当于现在的机械化设备。养儿就是养劳动力,有劳动力才有牛产能力。人们以养儿的方式积蓄生产能力。其次,有了儿子,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分工就会很合理。年轻的时候一般从事体力劳动,年老的时候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父子之间,体力劳动分配给年轻有力气的儿子来做,年迈的父亲从事脑力劳动。父亲的脑力劳动主要表现为管理家庭,家庭是一个很重要的生产单位,父亲管理家庭内部与外部的事务。再者,父亲和儿子之间也是一种师生关系,父亲向儿子传授生产经验,包括气象知识、预测天气以及对耕作时间的掌握等,不仅是农业方面的知识,而且包括其他方面,一个合格的农民知识是全面的,这需要长期的积累。最后,养儿防老观念的形成与我国自古以来家庭内部的财产继承方式有关。因为我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社会,在一般情况下,经济权力主要集中在老一代的手里。而在多子女家庭中儿子与女儿相比一直是父母去世后财产的第一继承人,是有继承权的。作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财产继承也是与对父母的赡养相对应的,儿子因此便担负起了养老的责任。
    进入现代社会后,“养儿防老”的观念有所弱化,第一个原因就是家庭规模的缩小。小规模家庭使得家庭的养老功能在下降,包括资金提供能力的下降和家庭服务提供能力的下降。第二个原因是农村农业技术的进步使得劳动力需求下降,机器劳动代替了传统的体力劳动,比如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使得农业生产中对体力劳动的要求有所降低,通过储存儿子的体力来应对生产的需要这种“养儿防老”的观念下降。与之相关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经济自给自足,大部分生产都是在家庭内部完成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生产中需要儿子来完成的事情,可以通过市场交换来完成,从而对“养儿防老”的观念带来冲击。第四个原因是人口流动性增加,也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关。
展开
目录
导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结构安排
第一章 老与养老
一、多重视角下的“老”
二、“老”的相对性
三、退休与养老
四、养老与养老观念
五、小结

第二章 养老方式的经济分析
一、养老保障界定及相关主体
二、家庭与家庭养老
三、机构养老的经济分析
四、居家养老的经济分析
五、小结

第三章 城乡老年人养老的资金保障
一、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比较
二、以房养老:城市老年人养老资金的重要来源
三、养老资金保障的可持续性——基于庞氏骗局角度的分析
四、小结

第四章 城乡老年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一、城镇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三、城乡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
四、小结

第五章 城市老年人的养老保障
一、城市老年人的收支结构
二、城市老年人的医疗保障
三、城市老年人的居住安排
四、城市老年人的养老方式
五、小结

第六章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
一、农村老年人的经济供养
二、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照料
三、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医疗消费行为
四、农村老年人的居住安排
五、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方式
六、小结

第七章 城乡老年人社会参与比较
一、社会参与能力比较
二、社会参与机会比较
三、小结

第八章 专题讨论
一、“啃老”与养老
二、丧葬与养老
三、老年人自杀问题
四、机构养老中的社会参与
五、养老保险与养老服务
六、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与养老方式调查问卷
二、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与养老方式访谈提纲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