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总序<br>序<br>第1章 导论<br>1.1 研究背景<br>1.1.1 发展观的演变<br>1.1.2 质量时代的来临<br>1.1.3 我国城市和社区经济的高速增长<br>1.2 问题提出<br>1.3 理论基础<br>1.3.1 发展质量理论<br>1.3.2 治理理论<br>1.3.3 集体行动理论<br>1.3.4 集体行动、治理结构和发展质量的关系<br>1.4 研究方法<br>1.4.1 文献研究法<br>1.4.2 实证研究法<br>I.4.3 层次分析法<br>1.4.4 利益相关者分析法<br>1.5 研究内容和框架<br>1.5.1 研究内容<br>1.5.2 研究框架<br>第2章 中外城市社区研究脉络和建设实践<br>2.1 社区:概念再认识<br>2.1.1 地域范围<br>2.1.2 社会共同体角度<br>2.1.3 个人生活家园<br>2.1.4 本书研究定位<br>2.2 中外城市社区研究脉络<br>2.2.1 城市化与西方城市社区研究及其理论<br>2.2.2 城市社区研究在中国的传承<br>2.2.3 中外城市社区研究述评<br>2.3 中外城市社区建设实践<br>2.3.1 国外城市社区建设实践<br>2.3.2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br>2.3.3 中外城市社区建设实践述评<br>第3章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的“街一居”模式<br>3.1 城市“街一居”模式的治理理念<br>3.2 城市“街~居”模式的治理结构<br>3.2.1 城市街道管理体制的形成和发展<br>3.2.2 城市居委会的产生和发展<br>3.3 城市“街居”模式的运行方式<br>3.4 城市“街一居”模式的特点<br>3.4 一行政职能高度泛化<br>3.4.2 部门科室设置与上级高度对称<br>3.4.3 权力与资源配置呈现自上而下的单向性<br>3.5 城市“街一居”模式评价<br>3.5.1 城市“街一居”模式的作用<br>3.5.2 城市“街一居”模式存在的问题<br>第4章 社区建设模式的成就与问题<br>4.1 治理理念的发展:从控制到增长<br>4.1.1 街道经济的发展历程<br>4.1.2 街道经济的功能和发展动因<br>4.1.3 关于街道经济的争议<br>4.2 治理结构的变革:从层级管理到复杂管理<br>4.2.1 社区治理结构的变革<br>4.2.2 社区自治制度的发展<br>4.2.3 社区市场机制的引入<br>4.3 运行方式的延续:“行政直线式”的保持<br>4.3.1 权力运行方式的变革<br>4.3.2 权力运行方式的弊端<br>4.4 社区建设模式评价<br>4.4.1 需求满足层面<br>4.4.2 治理结构层面<br>第5章 社区建设模式居民满意度测量<br>5.1 被忽视的视角:绩效评估中居民的主体性地位<br>5.1.1 社区建设主体分析<br>5.1.2 现有指标体系研究中的居民主体性缺失<br>5.1.3 居民主体性的理论和政策依据<br>5.2 社区建设居民满意度测量<br>5.2.1 社区建设居民满意度指标体系的确定<br>5.2.2 抽样方式、权重确定与评价方法<br>5.2.3 绩效测量结果及总体评价<br>5.3 社区建设绩效的相关性分析<br>5.3.1 街道经济增长与建设绩效<br>5.3.2 社区治理结构变革与建设绩效<br>5.3.3 直线式权力运行方式与建设绩效<br>5.4 绩效研究的发现<br>5.4.1 社区角色与建设绩效<br>5.4.2 治理结构与建设绩效<br>5.4.3 权重比较结果<br>5.4.4 居民需求度变化<br>5.5 绩效衡量结论<br>第6章 社区合作网络治理模式建构<br>6.1 社区合作网络治理的内涵和理念<br>6.1.1 社区合作网络治理的内涵<br>6.1.2 社区合作网络治理的必然性<br>6.1.3 社区合作网络治理的价值理念<br>6.2 社区合作网络治理结构建构<br>6.2.1 多方参与主体及各自的行为边界<br>6.2.2 多方参与主体的关系<br>6.2.3 合作网络的激励机制<br>6.3 社区合作网络治理的运行方式<br>6.3.1 社区合作网络治理的路径<br>6.3.2 社区合作网络治理机制的形成<br>6.3.3 社区参与的基本途径<br>6.4 社区合作网络治理的绩效预测<br>6.5 社区合作网络治理可能存在的困境及其超越<br>6.5.1 社区合作网络治理可能存在的困境<br>6.5.2 社区合作网络治理困境的超越方式<br>……<br>第7章 上海市平凉社区“独居老人精神慰藉服务”合作网络模式探索<br>第8章 结论与展望<br>参考文献<br>后记内容摘要
《发展质量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研究:以上海市为例》透过发展质量的视角,以我国现行社区建设模式为切入点,按发展理念、治理结构、运作方式三维分析框架,在剖析“街一居”模式的基础上,着重对现行社区建设模式的成就和问题进行历史分析和绩效测量研究发现,治理模式的变革,推动社区建设模式替代“街一居”模式较之于“街一居”模式,社区建设模式带来了居民满意度的明显提高,但其直线式权力运行方式制约了居民满意度的进一步上升随着未来治理模式的进一步变革,网络治理模式将取代社区建设模式,引领社区走上高质量的发展之路。<br> 《发展质量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研究:以上海市为例》的结论是,单纯的物质增长不能带来居民更多的需求满足和更高品质的生活,惟有转变发展理念,完善治理结构,变革运作方式,方能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