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云南留守女童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86651
  • 作      者:
    曲凯音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曲凯音,1977年生,吉林农安人。200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妇女儿童问题等。
展开
内容介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社会的转型也随之加速。在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转变中,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民工潮,拉开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序幕。农民工的流动一方面架起了城乡之间的桥梁,另一方面,在大量农民工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就是与农民工问题相伴而生的。留守女童是留守儿童中的弱势群体,边疆民族地区的留守女童由于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在留守生活状态中也展现出不同于其他省份留守女童的特点。作为不平等对待行为的歧视,在留守女童身上有着具体而特殊的表现。本文选取了云南省打工大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的九龙和翠华两乡为调查地点,以留守女童的社会歧视为研究对象,结合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从社会性别和儿童发展理论视角出发,对边疆民族地区留守女童的社会歧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全文共分为六章。
展开
精彩书摘
    第2章属于总体论述部分。主要从宏观上介绍了边疆民族地区留守女童的状况。对留守女童的基本状况的描述涵盖了留守女童的生活状况、学习状况、心理状况、安全状况和社会化状况。留守女童在留守的生活状态下,从生活上到心理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当然这种变化有来自留守女童自身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由于家庭结构的改变所带来的。在本研究中,对留守女童年龄的界定跨越了从出生到18岁。因此在描述留守女童的总体状况时,就不能忽略对学龄前留守女童和辍学的留守女童的描述,而这两类留守女童除了具有与其他留守女童的共性,更多的是区别于学龄阶段留守女童的个性。
    本文把对留守女童的社会歧视作为研究对象,在第3章、第4章、第5章对此进行了翔实的论述。在这三章中,分别从留守女童的家庭结构、流动性和民族地域特征上来论述社会歧视。社会歧视作为一种偏见和不公平的社会现象,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最大的区别在于家庭结构上。从父母外出务工的情况可以把留守女童的家庭结构划分为父母双方外出务工型和父母单方外出务工型。两种类型家庭的留守女童所遭受的社会歧视不尽相同。在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的家庭里,社会歧视主要来自家庭的外部和内部。前者,社会歧视被细化为制度性歧视和非制度性歧视。与此相对应,来自父母与有血缘关系的监护人的歧视和来自留守女童兄弟姐妹的歧视以及来自无血缘关系的监护人的歧视是家庭内部歧视的主要表现形式。
展开
目录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对留守儿童的研究综述
二、对留守女童的研究综述
三、对歧视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儿童
二、留守儿童
三、社会歧视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及资料收集
三、研究框架
四、实证研究地点的介绍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要突破的难题
一、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二、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难题

第二章 边疆民族地区留守女童的状况
第一节 边疆民族地区留守女童的基本状况
一、留守女童的生活状况
二、留守女童的学习状况
三、留守女童的心理状况
四、留守女童的安全状况
五、留守女童的社会化状况
第二节 边疆民族地区学龄前留守女童的状况
一、学龄前留守女童的基本情况
二、学龄前留守女童与父母
第三节 边疆民族地区辍学留守女童的状况
一、留守女童辍学的原因分析
二、留守女童辍学后的道路选择
三、复学与再度辍学

第三章 从家庭结构上看留守女童的社会歧视
第一节 留守女童的家庭结构
一、父母双方外出务工
二、父母单方外出务工
第二节 对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的留守女童的社会歧视
一、来自家庭以外的歧视
二、来自家庭内部的歧视
三、留守女童的自我歧视
第三节 对父母单方外出务工的留守女童的社会歧视
一、单亲外出务工家庭中留守女童的特点
二、单亲外出务工家庭留守女童的家族内歧视
三、单亲外出务工家庭留守女童的家族外歧视

第四章 从流动性上看留守女童的社会歧视
第一节 流动着的留守女童,
一、曾经流动的留守女童
二、从流动儿童变为留守儿童
第二节 曾经流动的留守女童所遭受的歧视
一、身份歧视
二、地域歧视
三、身份歧视和地域歧视的实质分析
第三节 作为歧视施动者的曾经流动的留守女童
一、对一直留守的留守儿童的歧视
二、对非留守儿童的歧视

第五章 从民族地域特征看留守女童的社会歧视
第一节 禄劝县各民族留守女童分类
第二节 对少数民族留守女童的歧视
一、对少数民族留守女童的经济歧视
二、对少数民族留守女童的文化歧视
第三节 边疆民族地区汉族留守女童
一、边疆地域、文化等对汉族留守女童的影响
二、家庭的经济情况的转变

第六章 理论总结和对策思考
第一节 留守女童社会歧视的产生
一、留守女童——贫困的产物
二、留守女童社会歧视产生的制度与观念的因素
三、留守女童社会歧视产生的经济因素
第二节 反歧视社会网络的构建
一、反歧视的政策、制度的建立
二、从社会层面入手构建反歧视的社会网络
三、从文化层面入手构建反歧视的社会网络
四、建设留守女童健康的人格体系
第三节 反歧视社会网络构建的经济和理论基础
一、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经济,促进反歧视社会网络的构建
二、反歧视社会网络构建的理论视角
三、反歧视社会网络的构建——从社会排斥
到社会融合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