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宗教与宗教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092303
  • 作      者:
    晏可佳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辉煌60年·社会发展与学术成长丛书,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撰写,由吕贵、周鹤龄、陈章亮、袁恩桢、芮明杰、桑玉成、何勤华、吴铎、彭希哲、杨洁勉、姜义华、晏可佳、杨扬、宋超、张伟江、罗剑明等16位专家领衔撰写。本丛书以新中国成立60年来社会发展与学术成长互动为研究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力求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展促进学术成长,学术成长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力求反映中国学术研究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力求体现社会发展与学术成长的辩证关系;力求反映学术进步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民生活改善的重大作用;力求体现我们党多年来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观点和论断。全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力求理论性与实证性结合,既有理论概括,又有历史概述,努力做到事实准确、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文笔生动、富有新意。
展开
内容介绍
    《辉煌60年:中国宗教与宗教学》力图比较全面地反映新中国60年来中国宗教、宗教工作以及宗教学研究发展所走过的一条不平凡的道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60年来尤其是最近30年来,宗教界、宗教工作部门以及宗教的教研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如何影响和推动中国宗教事业逐步走上一条正常化轨道的;对于今后进一步探讨我国宗教发展的基本规律,推动相关公共政策的不断完善,发挥宗教界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2006年12月22日,国家宗教事务局叶小文局长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常务理事会议上,发表了《重新举起“以戒为师”的旗帜》(之后提炼成《“以戒为师”与中国佛教的未来》,发表在《中国宗教》2007年第1期)的讲话,引起广泛关注。他认为:“我们的佛教界总体上是好的。但近年来,正如赵朴老曾经指出的: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寺院财富的增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负面影响也显现出来。有的僧人信仰淡化、戒律松弛;有的拉帮结派、聚讼纷争;有的刚愎自用、私欲膨胀。这些不良风气势必会败坏佛教的形象和声誉。”佛教界要想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首先要从“以戒为师”开始。这有六条理由:一是基于时代的基本要求;二是基于佛教的根本追求;三是基于历史的经验教训;四是基于佛教的优良传统;五是基于建设“人间佛教”的要求;六是基于佛教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需要。“今天我们感受到这样一个时代已经向着中华民族走来,看到在各个领域里大师级人物正陆续涌现。同样,在佛教领域,时代也呼唤僧才,呼唤大师,要有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持戒上是楷模、品德上能服众的僧才不断涌现。”
    讲话和文章发表之后,迅速在教内外引发热论,得到了佛教界的积极回应。概括起来看,大家普遍认为倡扬“以戒为师”十分切中时弊。佛教界在随着寺院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都市佛教信仰群体中存在着媚俗与庸俗化、浮躁与贵族化、势利与冷漠化等问题,严重侵蚀着佛教主体性信仰,引起有识之士的普遍反感。①这也是与佛教住持正法、化世导俗的理想背道而驰的。当然,针对这些问题,不能一概归罪于市场经济,而是要做深入的分析,特别是客观看待这些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并且应当提出具体的制度性措施。圣凯法师的《法治与僧事——“以戒为师”的现代意义》一文很有实际价值。他认为,“以戒为师”的含义,包括修道者必须个人持守戒律;同时,僧团的运作必须遵守律制,创造出适合持戒的环境,才能达到“以戒为师”的理想。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宗教和宗教学60年回眸(代序)
一、60年来宗教工作曲折坎坷,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二、60年里宗教与祖国同命运,在调适中努力转变
三、60年中宗教研究艰难起步,在思考中创新进取

第二章 宗教政策和宗教工作
一、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由来及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宗教国情
二、制定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让宗教成为中国信教群众自己办的宗教事业
三、极左思潮影响宗教政策,宗教工作遭到一场浩劫
四、完善、贯彻落实宗教政策,宗教工作领域拨乱反正
五、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六、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七、结语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当代宗教问题
一、1949 1957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确立
(一)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理论展开系统论述
(二)针对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特点,提出了著名的“五性说”
(三)推进了无神论的政党政治和统战理论的发展
(四)对宗教的作用展开了初步探讨
二、“左”倾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影响
三、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我国当代宗教问题认识的深化

第四章 中国当代佛教和佛教研究
一、改造与革新:佛教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际遇
(一)佛教界参政议政,积极参与新时代的改造
(二)成立中国佛教协会,实现全国各族佛教徒的大团结
(三)创建中国佛学院,推动新型佛教教育发展
(四)创办《现代佛学》,开展佛学研究
(五)积极开展国际佛教文化交流,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二、恢复与振兴:佛教在“文革”后获得新生
(一)艰难中的恢复与发展
(二)“佛教是文化”命题下的佛学研究
三、繁荣与挑战:佛教在社会互动中继续前行
(一)“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中国佛教的世界性命题
(二)“以戒为师”:中国佛教信仰的主体性呼唤
(三)“众善奉行”:中国佛教信仰实践的社会性路径

第五章 中国当代道教和道教研究
一、60年来道教研究的基本历程
(一)道教研究的缓慢开展和近乎停顿
(二)恢复和发展期
(三)繁荣和收获期
(四)全面拓展和深入期
二、60年来道教研究的主要收获
(一)道教史研究
(二)道教经籍的整理与研讨
(三)道教思想与哲学研究
(四)道教科仪和法术研究
(五)道家养生学和内丹、气功学探索
(六)外丹黄白术和其他科学研究
三、站在新起点上的反思

第六章 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教学的研究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伊斯兰教的发展
(一)各族穆斯林新生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成立
(二)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期间伊斯兰教的境遇
(三)改革开放后伊斯兰教的正常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后伊斯兰教研究的主要成就
(一)学术研究的波折起伏
(二)伊斯兰教研究的复苏
(三)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

第七章 中国当代天主教与天主教研究
第八章 中国基督教和基督教学研究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基督教面貌的根本改变
(一)新中国成立后,基督教面临新的选择
(二)中国共产党认真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团结广大宗教界人士
(三)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促使基督教人士发起三自爱国运动
(四)三自爱国运动使中国基督教的政治面貌发生根本改变
二、改革开放时期的基督教
(一)基督教的恢复和发展
(二)在三自原则指导下,基督教各项事业全面推进
(三)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
三、中国基督教学研究
(一)基督教史学
(二)基督教哲(神)学
(三)宗教社会学

第九章 宗教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双重探索
一、欧美宗教社会学经典的译介
(一)经典论著的当代影响
(二)“世俗化”理论的关注
(三)“宗教市场论”的译介与讨论
二、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关系的研究
(一)宗教与社会变迁
(二)宗教组织的研究
(三)宗教与身份认同的研究
(四)宗教的社会服务与慈善事业
三、发展中的中国宗教社会学
(一)中国经验的宗教社会学论著
(二)中国人的“宗教性”研究
(三)宗教“社会化”的问题研究
(四)不是结论的结论

第十章 当代中国宗教和国家安全
一、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二、宗教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路径和范式
(一)宗教作用中国国家安全的功能路径
(二)宗教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多重范式
(三)内外环境与国家宗教安全的交互关系
三、安全化理论及其有限安全化政策建议
(一)哥本哈根学派的“安全化”理论
(二)“有限安全化”政策建议
四、结语

第十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民间信仰研究综述
一、民间信仰进入学术研究视野
二、民间信仰的概念与内涵
三、民间宗教研究的理论视角
四、民间信仰与制度性宗教
五、民间信仰与儒家传统
六、认识民间信仰的主体价值与现代性
七、国家·社会·社区:民间信仰的研究进路
八、民间信仰研究有待于理论上的突破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