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生活世界的民主:探询当代中国的新政治文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17783
  • 作      者:
    潘一禾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潘一禾,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出版《西方文学中的跨文化交流》、《文化与国际关系》、《西方文学中的政治》、《阅读经典:世界文化名著阐释》、《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故事与解释:世界文学名著通论》等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我们生活在民主时代。民主不仅是一种普适价值观和政府形式,它也日益变成为当代中国普通人的生活方式。但真正的生活民主化进程是多头并进、逐步演进的。当代中国的生活民主需要更多的关注、激励、探询和试错,需要更多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和积极投入。当代中国生活民主化进程必将有力地推进政治和行政领域的民主化变革。这种强劲的社会推力目前更多地来自众多地方政府、基层管理者和普通民众的切身实践和不断探索。
展开
精彩书评
    “民主必须从家里开始,而民主之家就是左邻右舍构成的共同体。”
    ——[美]约翰·杜威《公众及其问题》
    “民主的基础是信仰人性所具有的才能;信仰人类的理智和信仰合伙和合作经验的力量。这并不是相信这些事物本身就已经完备了,而是相信如果给它们一个机会,它们就会成长起来而且就能够继续不断地产生指导集体行动所必需的知识和智慧。”
    ——[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
    “一场伟大的民主革命正在我们中间进行。谁都看见了它……身份平等的逐渐发展,是事所必至,天意使然。这种发展具有的主要特征足:它足普通的和持久的,它每时每刻都能摆脱人力的阻挠,所有的事和所有的人都在帮助它前进。”
    ——[法]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世界上善的增长,一部分也有赖于那些微不足道的行为。”
    ——[英]乔治·爱略特《米德尔马契》
展开
精彩书摘
    亨廷顿提出的民主化的“第三次浪潮”概念早已成为西方政治学者的口头禅。在这部20世纪90年代的著作中,亨廷顿虽改变了自己之前的一些看法,变得对民主进程更乐观,特别是对美国式民主在发展中国家的胜利更相信。但早在1968年出版的《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中,他就把稳定作为最高价值,或首选价值。他强调政治稳定是好的,且不问什么样的政治稳定,为了实现政治稳定,就要牺牲政治参与的发展,压制政治参与的扩大。该书开篇就宣称:“国家之间政治上最重要的区别,不在于政府的形式,而在于政府的水平。”一个国家是否在政治上体现出一致性、共同性、合法性,体现出组织化、效率和稳定,比民主制和独裁制的区别更重要。他把提高国家制度化和组织化水平,从而实现合法的政治秩序作为首要价值,而第二位的才是扩大参政。在这部著作中,亨廷顿并没有向发展中国家推销美国式民主。相反,他通过对西方现代化历史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西方,美国是第一个实现广泛参政的,但“对于必须使其传统秩序现代化的社会来说,美国政体几乎毫无用处”,而“都铎式政体是可以和现代化社会十分和谐地共存的”。
    到了1991年的《第三次浪潮》中,他还坚持说:“政府形式对一个国家并不是唯一重要,甚至可能也不是最重要的事情。秩序和无政府状态的区别远比专制与民主的区别更重要。”但他也说,不是权威主义政府而是民主制度会带来更稳定的秩序。
展开
目录
引论:关注当代中国的生活民主建设/1
第一章 民主的三种基本理解/14
第一节 民主的共享与殊荣/14
第二节 民主概念的三层基本意思/21
第三节 民主制与君主制,孰胜孰优/27
第四节 为什么要强调“生活民主”/33

第二章 关于民主的中国进程/42
第一节 每三十年一个转折?/42
第二节 民主政治的先决条件问题/51
第三节 从制度先行到经济先行/57
第四节 以人权为本和以民主促民生/63

第三章 从传统民本到现代民主民生/70
第一节 中西共享的传统民本主义/70
第二节 率先走出传统习俗的力量/78
第三节 从经济先行到以民生为本/84
第四节 当代中国的新政治文化探求/89

第四章 杜威的生活民主观及启示/98
第一节 杜威的创新性民主理解/98
第二节 杜威面对的美国问题及中国相似性/103
第三节 “新个人主义”和“民主共同体”/110
第四节 探询现代社会控制的“新政”/115

第五章 杜威的大共同体设想/124
第一节 为公众参与而辩/124
第二节 比政体民主更广泛深入的生活民主/134
第三节 工业化、大社会及其后果/141
第四节 从大社会到大共同体/148

第六章 中国式生活世界的哲学反思/156
第一节 聚焦“生活世界”及研究意义/156
第二节 文化哲学家的当代中国生活世界关注/162
第三节 破解传统的日常生活世界/169
第四节 中国式生活世界对现代性的捍卫和拒斥/174

第七章 重视生活世界的西方后现代民主/185
第一节 现代民主政治的实现途径/185
第二节 现代社会民主与生活民主/193
第三节 后现代的文化民主化及困境/198
第四节 生活世界中的人际交往民主/207

第八章 参与民主理论和工作世界的民主/215
第一节 参与民主理论的复兴/215
第二节 更深更广的现代公民参与实践/219
第三节 非政府权威结构中的参与活动/226
第四节 日常工作领域的民主/233

第九章 公民身份理论与中国中产阶级问题/244
第一节 关于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的担忧/244
第二节 中国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249
第三节 中产阶级的复杂身份与复合需求/254
第四节 闲暇与娱乐生活中的民主/262

第十章 私人生活领域的民主/273
第一节 现代性视野中的“情感民主”/273
第二节 纯粹关系的内容及特点/282
第三节 私人生活领域中的协商手段/288
第四节 以民主方式进行的教育/294

第十一章 信息时代的网络民主/307
第一节 网络传播的特点与“狂欢文化”/307
第二节 传统民主困境与网络民主的兴起/315
第三节 网络民主争论的实质及其缺陷/323
第四节 网络与生活世界的民主/330
结语:共建生活方式的民主/336
附录:生活世界民主的日常案例精选/348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